马蜂群黑压压"攻"来 巴中平昌两母女活活被蜇死
巴中消防捣毁马蜂窝。(资料图)
原标题:马蜂群黑压压“攻”来 两母女被蜇死
9日上午,巴中市平昌县双鹿乡发生一起马蜂蜇人事件,一母亲带着不满2岁的女儿到田地挖红薯,不料惊扰附近松树上比水桶还大的马蜂窝,致使母女二人双双遇难,就连赶来施救的邻居也被马蜂蜇伤,躺进了医院。事发后,当地政府砍掉松树,捣毁了马蜂窝。
狂暴
马蜂群围蜇母女 喷水喷药难驱赶
遇难者丈夫何师傅说,9日上午,他出门赚钱,自家妻子带着快满2岁的女儿到地里挖红薯,不知为何惊扰了附近的马蜂。当他回家看到她们时,妻女都已瘫软在地,而且被马蜂蜇得面目全非,脸部和手脚遍布乌包。“估计是小孩子吃的零食,甜品招引了树上的马蜂。”事后遇难者邻居猜想,当时大人忙着做事,可能给小孩子带了一些零食,这些零食有的是甜品,可能招引了马蜂。
据当时目睹整个过程的村民张女士介绍,当时自己回家喝开水,恍然听到有人哭喊,开始以为是有人被狗咬伤,于是她提着一根木棒跑出来一探究竟,竟发现是村民何师傅的妻子和女儿被一团黑压压的马蜂围着。
刚开始,张女士准备用衣服扑打两母女身上的马蜂,但她还未走近,马蜂就向她扑过来。所幸,张女士一路狂奔躲过一劫。随后,她叫来邻居帮忙,开始用一桶水去泼,但马蜂毫无逃走之意。随后又有帮忙的邻居背上喷洒农药的喷雾器,试图通过喷洒农药把马蜂驱走,然而马蜂非但没被赶走,喷洒农药的邻居反被马蜂蜇伤。看到前两种方法不奏效,张女士突然想到喷杀蟑螂的喷雾剂。于是她便向邻居借了一瓶。据她介绍,她按着喷雾器来回冲入蜂群3次,才将蜂群驱散。最后众人帮忙,将瘫倒在地的母女二人救回家中。
夺命
“土方法”没奏效 送医不久母女离世
“由于之前当地没有发生过马蜂蜇死人的情况,大家将伤者救出来后,就开始用一些土办法治疗。”张女士说,听老人说敷上“亚芋子”(类似芋头)能减轻蜂毒,村民们都上前帮忙敷药,等待伤者家属回家。
何师傅赶回家中,立即联系当地卫生院医生。由于交通不便,怕医生找不到路,何师傅一边催促医生,一边将受伤的妻子和女儿扶上自己的三轮车,向当地卫生院驶去。20多分钟后,受伤的母女被送到当地卫生院。乡卫生院医生看过伤者伤情后,告诉何师傅必须马上转院治疗。当受伤母女被送到平昌县人民医院10多分钟后,何师傅的妻子因伤势过重不治身亡。1小时后,何师傅的女儿也离开人世。
据当地乡党委书记介绍,事发后,当地乡政府高度重视,安抚慰问遇难者家属,并在第二天就派当地消防和安办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处置元凶。
原来在离事发红薯地四五米的地方的松树上,有一个小方桌大小的马蜂窝。消防和安办工作人员不得不戴上防蜂服,砍倒松树,将“肇事”马蜂窝捣毁,并用汽油将这个蜂巢彻底“火化”。据悉,为了方便处置马蜂窝,去年该乡镇还特意配备了2套防蜂服,今年已发现处置马蜂窝近60个,而这个蜂巢因比较偏僻,未被发现,所以才酿成悲剧。目前,当地政府和消防部门还为当地村民配发了临时喷雾剂,用于驱赶零散的马蜂。
多/知/道/点
有多毒?被蜇超5处会送命
毒蜂到底有多毒,遇到毒蜂又该如何预防?巴中市中心医院拥有14年蜇伤救治经验的刘星君主任介绍:
秋季许多水果成熟,正是马蜂最活跃的季节,因马蜂本身螫针带有很强的毒性,且个头大(成年马蜂可以长到5厘米左右),携带毒液多,一旦有人被马蜂蜇伤超过5处就会出现全身多器官损害,其中包括严重的凝血反应、心肌损伤、肝肾损伤,严重患者可能会出现成人呼吸综合征、“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即凝血功能失常),甚至休克死亡。
怎么躲?
保持静止扮“木头人”
如果途中遇到一群马蜂,最好是待在原地一动不动,即使是马蜂狂轰滥炸般飞向自己,也一定要保持静止。“对于普通人而言,遇上一群马蜂朝自己飞来,保持一动不动很难做到。”但刘医生总结了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就是闭上双眼,假扮木头人,一般10多分钟后,马蜂就会飞走。
咋急救?
“土方法”没用 尽快进医院
肥皂水、涂药物、拔毒刺,常被认为是治疗蜇伤的土办法,然而科学的解释又是咋样呢?刘医生称,民间的一些土方法称肥皂水清洗蜇伤主要依据是酸碱中和反应,虽然一般蜂毒为酸性,肥皂水为碱性,理论上可以起到中和反应,但马蜂的螫针一般有5毫米左右,马蜂蜇人后,毒液一般都被注入到皮下组织,肥皂水只能清洗皮肤表面,对于皮下组织的毒液没有任何效果;其次涂抹药物也一样,很难进入皮下组织。
此外,普通蜜蜂的毒刺会有倒钩,毒刺一般都留在伤者身体内,但是马蜂的毒刺没有倒钩,一般在伤口处找不到毒刺,所以拔毒刺一说只对蜜蜂蜇伤适用,对于马蜂蜇伤基本无用,其次就是毒刺很细,基本上要用上放大镜才能找到,但拔毒刺时尽量不要用力挤压蜇伤处,因为挤压会让毒液更快进入血液。
据了解,目前,国内市场上还没有蜂毒血清,大小医院只能采取传统方式治疗。
刘医生说,被马蜂蜇后,除了到医院就诊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所有被马蜂蜇伤的患者应该在第一时间到附近医院就诊处理,对于伤情较严重的患者最好由医生陪同转移到当地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救治。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谢颖 白川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