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康县委书记张培云:靠山吃山要有新思路

08.11.2013  17:30

深秋,川西,国道317线在崇山峻岭中顽强地向前延伸,沿途,阿坝州建州60周年的喜庆气氛还未完全消散,州府马尔康县,整饬一新的街道依然洁净如洗,新的一个甲子的历程已经开始铺展,摆在面前的挑战还有很多:

经济发展如何惠及更多当地百姓?旅游产业高速发展,政府的公共财政如何夯实?新的“三头”(山头、水头、石头)经济去向何方?山地城镇化的难题如何破解?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马尔康县委书记张培云。

□四川日报记者 梁现瑞

投资关键要把握方向,不搞“形象工程”而建“民生工程

记者:上半年,马尔康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9.36亿元,同比增长154.4%,这样的数据让我们惊讶。钱从何来?

张培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是抓住阿坝州建州60周年这个历史机遇,对城市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升级;其次,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吸引了一大批外地投资者的进入;最后,政策上保持开明,有效激活了民间投资。2013年上半年,全县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3.2亿元,同比增长22.6%。

记者:当前,单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受到质疑。对马尔康来说,同时却面临着外来投资不够、自身发展不足的问题。如何处理这一矛盾?

张培云:投资本身并不是什么坏事,就像一把刀,是凶器还是利器,关键要看用在什么地方。

要准确把握投资的重点和方向,将投资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结合,与改善民生和培植产业相结合。今年上半年,尽管我们投资大幅度增长,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钱没有用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是用在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建设上。

我们投资3000万元建设了婆陵甲萨遗址公园,改造了梭磨河两岸人行道,为马尔康市民建起了一处休闲健身场所。同时,我们还投资几千万元建设幸福美丽家园,让3万多农牧民群众的生活居住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这些都不单纯是为了一时的经济增长,更不是为了州庆几天的“一锤子买卖”,而是可以支撑长远、永续利用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坚持二三产业“两手抓

记者:马尔康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占比高达70%以上,这样的状态让很多地方望尘莫及。在你看来,这种产业结构是否还有优化提升的空间?

张培云:大力发展第三次产业可说是马尔康的必由之路。虽然从比例上看,目前结构是合理的,但认真分析,产业结构,尤其是第三产业本身还有优化提升的空间。比如,在第三产业中,生活性服务业比例偏高,而旅游业比例还是偏低,因此未来我们将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

记者:有种说法是,旅游业是富民产业,对财政拉动有限。据媒体报道,云南丽江等地先后出现了游客汹涌、而财政多年赤字的困境,马尔康是否会成为第二个丽江?

张培云:马尔康在选择发展方式时始终注重“两手抓”,坚持富民与强县相结合、二次产业与三次产业相结合。今后,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旅游产业的发展力度,让老百姓的腰包尽快鼓起来,同时,我们也重视能源产业的发展,夯实公共财政实力。

山区搞城镇化,千万不能一刀切

记者:山地城镇化是一个难题,推进新型城镇化,马尔康有怎样的想法来破解这一难题?

张培云:城镇化的内涵是丰富而多元的,不仅包括居住地点的迁移,也包括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马尔康地处高山峡谷,地广人稀,辖区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最远的乡镇距离县城有130公里。

在这样的地区推进城镇化,同时做到上述三点很难,因此只能因地制宜,循序渐进,而绝对不能搞一刀切,贪大求洋。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城镇化一定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中心城镇的“”与广大新农村的“”相结合。

中心城区,我们将按照“一轴、三心、四组团”的规划进行集中建设,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重点是新农村建设,重在改善当地的交通、居住、通信等基础条件,将城镇的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这样,广大农牧民在不改变居住地和生产方式的条件下,也能享受到现代城市文明,实现一定程度的城镇化。

最近几年,我们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幸福美丽家园建设,目的就在于此。2012年,马尔康县本级财政就投入7000万元,高标准完成了30个村幸福美丽家园建设。2013年,我们将整合资金1.6亿元,对48个村实施幸福美丽家园建设,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建新型生态能源、完善村容村貌、培育主导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年底,全县将实现幸福美丽家园建设全覆盖。

变“直接吃”为“间接吃”,靠山吃山要有新思路

记者:你经常讲马尔康要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新形势下,你对山头、水头、石头,有没有新的“吃法”?

张培云:一样的“三头”,肯定有不一样的吃法。之前,人们是滥砍滥伐,破坏生态,当前,我们必须转变思路,通过不断加大生态建设与保护的力度,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获得经济利益的方式至少有两种,一是通过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为整个国家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从而获得国家更多的生态补偿,而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这已经成为现实。去年,马尔康获得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退耕还林补助、畜牧业草原奖补等资金就高达3700余万元。

其次,是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而不是像之前那样,滥砍滥伐。2012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从5年前的58.87%提高到60.11%。生态好了,我们收获的虫草、松茸和蜂蜜自然会多起来,全年全县采挖松茸3万公斤,产值300万元;饲养蜂群10000余箱,年产值达1000余万元。

一句话,虽然依然叫靠山吃山,但是已经变“直接吃”为“间接吃”。

在水头上,我们也有不同的“吃法”,马尔康全县水电理论蕴藏量750多万千瓦,可开发量400多万千瓦,但是我们为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明确将梭磨河上游列为禁止开发地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