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国画作品展19日亮相成都东郊记忆

16.10.2014  17:10

  成都商报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第六展“文心雕虫———马勇国画作品展”19日将亮相东郊记忆岁月艺术超市。“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要吸取的重要营养,我现在的绘画就是好看、好玩、古典、高雅、有趣、繁的也行、简的也可、可色可墨,画自己想画的。”入选成都商报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国画版块的青年艺术家马勇,6岁起便师从花鸟画名家陈承基。首次举办大规模个展,马勇表示很开心,“至少你做的事情被承认了。”展览将展出马勇近50幅作品,展期从10月19日至29日。“我画了一些轻松的东西,比如常见的瓜果、野花,现在正好是秋天,所以我也画了很多草虫,春华秋实之感。希望我的作品能使观者感到轻松。

  作为马勇的启蒙老师,陈承基评价,“马勇从小就喜欢传统的东西,养养小虫、花草,把弄古玩和传统家具。他的悟性很好,比一般人进步更快。所以我单独带他画画的时候都是放任他自由发挥,画他自己想画的东西。”马勇也回忆说,“老师教给我更多的是艺术的思维和绘画的想法。我只想很简单地、老老实实地画。现在的资讯非常发达,我们很方便找到任何想找的艺术资料。而我们现在的优势恰恰也可能成为我们的劣势,因为我们吸入得太多,怎么样去过滤筛选是需要我们思考的问题。”马勇对于自己的创作表现出一种不满意的状态,“每一个阶段,每一个艺术家的作品风格面貌可能都有一些变化,我还有画下去的空间。我想,老老实实地画画,去画心中所想,随着性情去表达我想表达的东西,有感情的作品观者一定会看得出来。

  艺术批评家吴永强形容马勇的作品“无论是落墨为篇,还是赋彩成章,他的画总是生力弥满,清气回荡。观其笔下的没骨花鸟画,落墨为色,水逐趣灵,而色与墨交相辉映,生机勃发。”有一种“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的味道。在他看来,就在其没骨花鸟画广为众人接受之时,马勇又开始启用“骨法”,并常常使用“焦墨”,在纯粹的平面关系中,探索黑与白的极限。构造出一个符号化的昆虫世界。陈承基对马勇的期望很高,“作为老师来说,学生的天赋很好,悟性很高,你不能去给他设定一条路,或者走老师的老路,而是需要他自己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做了很多的尝试,涉略诸家。他现在画的草虫,非常体现线条的功力。从今年来看马勇的绘画格调变高了,还能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是一个大的飞跃。”(记者 谢礼恒 实习生 张涵)

  展览信息:

    开幕时间:2014年10月19日 下午3点;

    展览时间:2014年10月19日-10月29日;

    开放时间:每天09:30-17:30(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成都艺术超市(成华区建设南支路4号东郊记忆2号楼2F)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