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的“马凳”老师 一人一校教了15年

10.10.2015  11:25

  宋衍荣在批改作业。(图由受访者提供)

  10月9日上午,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沙湾乡尔争村小学教室里,41岁的宋衍荣坐在1米高的木凳上授课。这里海拔3000多米,距离县城180公里。宋衍荣作为这所村小唯一的老师坚持教学15年。

  默默坚守村小任教15年

  1994年,20岁的宋衍荣从冕宁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木里县,成了一名小学老师。

  2000年9月,要开学了,但木里县沙湾乡最偏僻的尔争村小还没有老师。尔争村,当时不通电,没有公路,没人愿意去,只有宋衍荣一人自愿报名前往。

  26岁的宋衍荣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选择去尔争村小任教。这一去,至今15年。

  “母亲没有等到我成家就去世了,这是我终生的遗憾。”宋衍荣说。

  一条马凳支撑他带病上课

  从此,尔争村小成为了宋衍荣一个人的学校。他每天至少要上8节课,下午5点放学后,煮饭、批改作业、备课。只有等到新学期开学时,他骑马去中心校取书,才算是赶一次集。

  由于环境潮湿,加上教学压力大,宋衍荣患上了严重的内风湿、痛风和腰椎间盘突出,经常疼得无法入睡,上课站久了疼得不行。从2004年起,每个假期他都要去治病,但是一直没有效果。

  2009年,村民们给宋衍荣做了一条一米高的马凳。上课时,宋衍荣感觉站不稳了,就坐在马凳上讲课,这样会感觉舒服一些。

  2012年,尔争村小的14名学生毕业了,6人考入了县里的励志班,其余的进了县里的重点班。

  他的愿望将村小办成完小

  宋衍荣先后获得凉山州有突出贡献优秀教师、四川省优秀教师、凉山州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由于教学成绩突出,中心校多次请他去任教。

  宋衍荣的儿子今年11岁,在他的班上读六年级,妻子身体不好,没有工作,一家三口都住在学校里。“去条件更好的中心校授课,谁不想?”宋衍荣说,但是,他放不下村里那些学生。

  今年,为了缓解宋衍荣的教学压力,木里县教科局聘请了两名代课老师到学校授课。宋衍荣的愿望是,希望能多修几间教室,多来几名老师,将学校办成一至六年级都有的完全小学,让山里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马云乡村教师奖”10月25日截止报名

  “马云乡村教师奖”活动启动之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为了让更多的老师有充足时间准备报名资料,活动组委会决定,将报名截止时间推迟到10月25日,请大家继续推荐或自荐乡村老师。

  在此再次提醒,只有完整提交报名资料,才算报名成功。目前有不少老师提交的资料不符合规定,请报名时务必看清报名条件,按照要求完整提交报名资料。“马云乡村教师奖”参评条件

  在四川农村中小学校(不含县镇中心学校)连续工作3年以上的一线乡村教师。符合以下条件者,可申报参加“马云乡村教师奖”评选。

  热爱乡村教育,有从事乡村教育的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尊重乡村儿童,创设适宜乡村儿童的成长环境和条件;拥有教育智慧,因地制宜并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实践;参加评选的教师在本校和所在区域要有良好声誉,受到广泛尊敬。

  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的教师将得到以下支持:每人10万元奖励,包括现金与专业发展支持,现金分三年发放并邀请专业机构组织实施专业发展;加入教师学习社区,参加分享与学习。“马云乡村教师奖”报名方式以邮寄或邮件的方式提交申请资料

  1、个人信息: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所在地、联系方式、学校、职务、教龄、所教学科、学校学生数量、从教经历等。2、个人自我描述材料:按照“马云乡村教师奖”的评选条件进行自我描述,不超过5000字。并写出承诺书,承诺所述内容的真实性。3、5张照片,包括本人、学校、教室、办公室、与学生在一起的照片等。4、推荐信,其他能反映报名者教育追求、教育实践的材料。可请当地权威人士出具真实的推荐信。邮寄地址: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70号华西都市报教育金融事业部邮政编码:610012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报名咨询热线:028-96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