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连任赢面大,但改革措施推进或依然艰难

24.04.2022  08:10

  [编者按]

  本文是上海外国语大学(SISU,即“西索”)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欧洲研究”特色研究团队与澎湃新闻国际部合作推出的专栏“西索欧洲评论”的第18篇。马克龙大概率能赢下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而获得连任,但他未来五年的总统任期有可能“无所作为”。

  4月24日,法国举行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两周前,4月10日的第一轮投票结果重现了2017年总统大选的一幕,依然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极右翼候选人勒庞进入了第二轮。从法国内政部公布的数据来看,马克龙、勒庞和梅郎雄在第一轮投票中的得票数基本与2017年持平,选民参与率仅比2017年低了4个百分点。虽然相较2017年马克龙的优势可能大幅缩减,但鉴于传统左右翼和极左翼梅朗雄的大部分选票在第二轮投票中都将流向马克龙,而4月20日举行电视辩论后的民调显示,近六成受访者认为马克龙更有说服力,可以说马克龙已经基本锁定了大选胜局。在这种情况下,2017年总统大选后,民众曾经担心的“共治”再次成为话题之一。

当地时间2022年4月21日,法国圣但尼,法国总统马克龙现身竞选活动。人民视觉  图

  在总统选举中无法表达的不满或在立法选举中爆发2017年总统大选之后,马克龙携胜选余威,顺利地拿下了立法选举,其创立的“共和国前进”在国民议会共计577个议席中拿下了314个议席,形成了绝对的多数派,这也为马克龙在此后的施政打下了坚实基础。然而,2022年的立法选举存在诸多变数。各政党在首轮选举之后,已将立法选举提上议事日程。首当其冲的变数是马克龙逐渐缩小的优势。虽然在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他所获得选票和支持率基本与2017年保持一致,但相较极左的梅朗雄和极右的勒庞,优势都明显减少。并且,在其执政五年中,马克龙所带领的“共和国前进”运动在地方层面的市政选举和大区选举中均未能取得理想成绩。这也与该政党完全是为了支持马克龙的总统选举而成立有关。在“共和国前进”运动中,鲜有在地方层面能够独当一面的成员,标志性人物阙如。马克龙自身的形象也导致了其优势不断缩减,除了被质疑为“富人的总统”之外,在电视辩论后的民调中,半数受访者认为马克龙是“最为傲慢的总统”,与之相反的是,51%受访者认为,勒庞反而能够改变一些事情。其次,马克龙的施政方案受到广泛质疑。首当其冲的就是在过去五年执政期间,受疫情耽搁的退休制度改革方案因公平性以及对劳动者在退休后收入的影响而受到广泛质疑。此外,在“黄背心”运动中被马克龙试图用所谓“全民大辩论”取而代之的“民意公投”也成为马克龙的短板,马克龙一直试图避免在“公投”中“翻车”而影响自己的选情,已成为其他党派对其的攻击点之一。在4月20日的电视辩论中,勒庞也通过讨论“是否应该将决定权还给法国民众”的话题,在全民公投问题上攻击马克龙。马克龙在执政五年里未能履行的承诺(包括大幅度减少失业率等),以及在核电问题态度上的反复,不仅成为了电视辩论中勒庞对其攻击的焦点,也是民众对马克龙是否能够继续带领法国前进的质疑点。尽管民调显示马克龙在电视辩论中展现了更强的说服力,但民众认为勒庞更能够理解法国人所关心的事情。第三,法国政治生态被马克龙打乱之后呈现所谓“碎片化”态势。2017年,马克龙用“非左非右”打破了法国政治生态图谱中左右泾渭分明的传统。尤其在近两年内,各类小型政党层出不穷,其中也包括马克龙治下第一任总理爱德华•菲利普成立的“地平线”和前文化部长弗兰克•李斯特所组建的“行动”党。作为小政党,在总统大选中难以有所斩获,因此选择支持影响力较大的候选人成为其最有效的发声方式。然而,为了继续存在下去,避免被“吞并”,这些小政党势必会在地方选举和立法选举中尝试突破,通过获得各级议会的议席,保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无疑会导致立法选举中出现政党众多且选票分散的情况。最后一个变数是民众的心态。从选前最后一次民调来看,对于政府和国家的负面情绪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中最主要的负面情绪是“担心”、“不确定”和“疲惫”。一方面,这导致民调中出现 “相较上一次选举,候选人在选纲中没有改变”“候选人不足以履行总统职责”“选举结果已定”等不参加投票的理由;另一方面,这也显示出民众对疫情、俄乌冲突及其导致的欧元区通货膨胀等问题的态度,以及对于马克龙治理能力和治理政策的不满。

  这或许会导致民众认为在无法阻挡马克龙再次当选的情况下进行抗议投票,通过选出一个与马克龙不属于同一政党的政府,以阻挠其部分改革措施,从而避免自身利益受损。本周法国国内爆发的“不要马克龙也不要勒庞”的抗议活动,也体现了民众对于首轮选举结果的不满。在总统选举没有其他选择的情况下,这种不满情绪或许会在立法选举中表现出来。

  是否会出现第五共和国历史上第四次“共治

  在第五共和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左右共治”的情况(即总统和政府分别属于左右两派,如1986-1988年,政府总理是右翼的希拉克,总统是左翼的密特朗)。但是在第三次“左右共治”时期,时任总统希拉克的愿景——“我们必须在变革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未来五年需要加大政治行动力度。为了取得成功,法国需要新的动力。这种势头只能通过法国人民明确表达的支持来实现”——并未获得支持。“左右共治”带来的相互掣肘促使希拉克在2002年总统大选前指责社会党政府“缺乏行动意愿”,在即将进行的改革方面“停滞不前”。然而,对于当前的法国民众来说,或许改革的“停滞不前”恰恰是他们所希望的。结合上述的诸多情况,第四次“共治”并非毫无可能。从第五共和国历史来看,此前仅有的两位总统获得连任,分别是密特朗和希拉克,而在这两位连任选举时,法国都处于“左右共治”的状态。不论是此前的德斯坦,还是此后的萨科齐和奥朗德,均未能逃过“不共治则无法连任”这一“魔咒”。法国民众对于在任五年的总统都产生了“审美疲劳”,在“未能改变法国的现状”和“改革力度过大”之间,尚未能有在任总统找到所谓“平衡点”。法国民众也认为,当总统和政府来自于统一党派时,缺乏对总统权力的制衡。这导致了在非“共治”时期,总统难以获得连任的机会。尽管马克龙可能打破这一历史,但此后的立法选举则将成为其是否能够在第二个任期贯彻其治理理念的重中之重。若马克龙能够携胜选之势,成功拿下立法选举,将迎来对执政最有利的局面。但是,马克龙所提出的诸多改革措施依然会受到民众的抵制。在马克龙不愿意开启“全民公投”的情况下,强烈的抵制行动如“黄背心”运动会不会死灰复燃?

  若马克龙未能在立法选举中获得绝对多数,则可能出现两种局面:一是马克龙需要同其他政党联合获得多数席位。从马克龙的选纲来看,鉴于共和党在诸多政策上与其有着重合性,所以他将视共和党为组织联合政府的首选合作政党。但是,马克龙可能免不了在诸多问题上做出妥协,这或将导致如同德国当前联合政府状况的重演,即部分改革措施无法实施或无法实施到位;二是其他政党获得多数席位,形成真正“共治”态势。虽然法国当前的政治生态“碎片化”使得出现这种局面的可能性极小,然而万一“共治”成局,法国将会再次进入“无所作为的五年”。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薛晟  作者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智库研究员,法语系讲师)

点击进入专题: 2022年法国大选

责任编辑:刘德宾

马克龙的胜利,能掩盖法国一分为二的脆弱吗?
  [文/ 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孔帆]   当News.Sina.com.Cn
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出口民调显示马克龙赢得选举胜利 成功连任
  当地时间4月24日20时,法国总统大选第二轮投票结束。法国媒体公布的最早出口民调结果显示,现任总统、共和国前进党候选人马克龙的得票率过半,为58.News.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