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秩芳华】栉风沐雨奋进路 铸魂育人踏歌行——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建设成就回顾

21.09.2022  16:27

编者按:今年是西南科技大学建校70周年。岁月流转,70年春华秋实,抚今追昔,盛事如约。七十载铸就辉煌,风雨兼程,艰苦奋斗薪火相传;新时代共创未来,踔厉奋发,拼搏创新豪情满怀!

回首70年,眺望来时路,我们将认真梳理办学历程,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办学精神,增强办学信心,汇聚办学力量,明确办学方向,传承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向着西南科大百年梦,奋力开创新时代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网“七秩芳华”栏目将邀约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海内外校友和在校师生立足建校70年来的建设发展成就、重要历史事件、突出贡献人物和个人感悟感想,抒怀椽笔,乘兴挥毫,共襄盛举,擘画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中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思政课教学承担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主动对标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始终坚持加强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努力将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魅力课程”。

点面协同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学校根据思政课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特点,转时态、转语态、转状态、转心态,持续推进教学改革,推进“课堂革命”。自201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共有70余项省级、校级教改项目立项,发表教学改革研究论文30余篇,获得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将9项。2017年2月,《中国教育报》以《西南科技大学打造思政教育“两支队伍”:让理论从“本本”中走出来》为题对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度报道,《教育导报》、教育部网站、省教育厅网站、中国社会科学网等权威和主流媒体纷纷转载。2018年6月,《四川日报》和《教育导报》对学校思政教学改革活动再次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2021年11月,《中国教育报》《党建网》以“西南科技大学:用活专业资源打造思政实践金课”为题,对学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成果进行了深度报道。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视加强质量工程建设,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丰硕成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先后获评省级一流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学原理》获评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是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将所学理论化为思想与行动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通过内外联动形成合力打造实践育人平台。根据思政课实践教学特点和需求,建立了民族文化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企业精神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国防和科技教育基地、警示和法制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基地等不同类型的实践教学基地20家,并在各基地推荐的基础上选聘了部分基地负责人作为实践教学的兼职指导教师,构建起一个又一个“行走的课堂”“创意的课堂”,每年组织全校各专业2000多名学生到相关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学院不断深化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构建了“2234”实践教学模式(两大目标、两大主题、三个环节、四类成果),获得了学生和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实践教学课程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省级一流课程。

五师”工程名师领航:高素质教师队伍有效培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一直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推进“师道提升、师楷塑造、师途帮扶、师能助推、师绩展示”五师工程,采取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结合党建工作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对照“四有好老师”标准,把握“四言四语”,努力打造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政治过硬、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队伍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师资队伍中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8人,天府万人计划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优秀中青年思政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2人;师资队伍中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2人;获得“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能手”1人、获得“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被评为“四川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2人;获四川省教育育人名师1人。西部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研究获得“2018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重点资助,资助经费40万元。

发展学科支撑教学: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增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学校的传统优势学科,2003年成功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2004年招收首届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三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011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被列为学校加快发展学科和博士点培育学科。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四个优势学科方向。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加强学科内涵建设与质量建设,综合发展态势良好。2017年,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估为C,处于50-60%之间,是学校上榜的四个学科之一。在2019-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始终处于前45%。据2016-2021年度《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显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年均排名为36.93%,是学校年均排名进入前40%的三个学科之一,学科建设水平居四川省属高校前列。

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带动作用,带动课堂教学效果的明显增强。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教学竞赛成绩优异。在教育部第一届、第二届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1人获特等奖、5人获一等奖、1人获二等奖,获奖等次、数量均位列全国高校前茅,11人次在省级教学比赛中获奖;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项;获得省级思想政治教育名师工作室1项。2019年,学院荣获“四川省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深耕学术助推教学:理论教学穿透力不断加强

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四川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四川王右木研究中心、三线建设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分中心(科技部战略研究院)等研究平台和西部大开发、三线建设、灾后重建、中国(绵阳)科技城建设等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资源,围绕生态文明与城乡发展(西部城乡关系变迁、西部地区贫困治理)、四川红色文化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四川灾后青少年精神家园重建、“抗震救灾”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研究)、中国共产党执政史与执政经验(三线建设与军民融合、微博问政与党的执政方式创新)等研究领域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学术成果。201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级项目2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其它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70余项,立项科研经费1200万元;省市级科研成果奖4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1项;出版专著4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22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获批四川省高水平社会科学团队(后备)1个。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开展学术会议、邀请名家举办学术讲座、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等措施不断加强学术交流,拓展教学与学术视野。近年来,先后举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布局、发展理念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四个自信”与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学术论坛”等全国性学术会议和“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论坛”、四川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高端论坛等省级学术会议。连续两年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共有来自海内外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产生了较大影响。

2012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邀请美国马里兰大学林静,美国德州大学圣安东尼奥分校徐小禾,中国社科院邓纯东、黄平、罗文东,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张旭,清华大学吴潜涛、肖贵清,复旦大学高国希等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举办学术讲座120余场。大力支持教师赴韩国、俄罗斯、美国、丹麦、日本、英国等国参加“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大会”、第二届“中俄国际学术论坛”、生态文明国际论坛等国际学术会议达10余人次;支持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达200余人次。

上述科学研究及学术交流成果,被充分应用到了教学当中,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深刻性和穿透力,学术科研已经成为学院教师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水平的助推剂,成为增强思政课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孵化器。

合作共建拓展资源:优质教学资源充分共享

本着“加强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谋发展”的原则,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新的思维探索建设发展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持续开展与社会力量的深度合作,积极拓展共享教学资源,大力促进思政课建设。2012年、2016年分别与四川省社科联、四川省社科院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16年,又分别与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绵阳市委宣传部正式签署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协议,在实践基地、人才培养、研究平台、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学改革等方面实施共建,实现产学研互利共通,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成为省内乃至西部地区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基地、思政课教育教学基地、高素质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阵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利用学校合作办学机制,依托校地共建、院校共建,聘请了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邓纯东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张雷声教授、清华大学肖贵清教授等10余名知名学者担任学院兼职教授、客座教授、特聘教授,进一步充实了师资队伍。

理论宣讲实践锤炼:教学能力训练持续推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将理论宣传与特色党建相结合,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打造理论传播全链条体系,持续推进教师教学能力实践锤炼。建立“理论创新宣讲团”,切实做好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宣传普及工作,受地方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邀请开展各类宣讲280余次,在校内开展理论宣讲100余场;积极组织地方干部培训,在推动理论传播大众化、时代化和中国化过程中提升教学水平;组织教师积极为绵阳市、南充市、攀枝花市、阿坝州、凉山州等地区举办地方干部培训班25期,培训地方干部3000余人次,打造精品讲座近30个。

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推动理论传播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与绵阳市游仙区、北川县、涪城区及广元市青川县等地乡镇共建“流动党校”,开展“校地结对建党校,村民在家上大学”系列理论传播创新活动,组织党员教师深入到“流动党校”宣讲党的理论、党史党建、时事政治等,一方面,创新了基层党建的形式与内容,另一方面,党员教师将理论学习与农村基层实际相结合,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活动社会影响广泛,先后被中宣部党建网、四川在线、绵阳市政务网转载和宣传推广。   

马克思主义学院建立理论传播新媒体矩阵,组织教师参与,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空间,创办了“思想有力量SWUST”、“桑榆清语”等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平台,构建起新媒体矩阵,建立了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入学前到毕业后的立体化、跨时空、零距离的网络思政教育空间,实现了在“”言“”、在“”信“”、在“”用“”、在“”兴“”。通过推出融合“e党建”、“思说”等品牌栏目,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注重实践养成,推动理论传播“线上”+“线下”互动,传播正能量,唱响主旋律。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始终牢记立德铸魂的育人责任与使命,拼搏奋进,砥砺前行。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获得“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绵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基层党建‘3+2’书记项目市级示范党组织”“新时代四川省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标杆院系培育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

回顾过去,学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不足,有待深化建强,需要我们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旗帜鲜明地坚持鲜明办学导向和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凝心聚力,守正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丽明  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