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支持政改签名或破百万 大多数人盼普选特首

18.05.2015  16:50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凌德】香港立法会最快于今年6月表决政改方案。连日来,支持政改的“保普选反暴力”大联盟摆设街站,收集市民签名,昨天是9天签名活动的最后一天,预计收集的签名将突破百万。对此,有香港舆论认为,现在的政改方案虽然未能满足所有港人的诉求,但不可否认能够让大多数市民实现一人一票选举行政长官。立法会议员应该重视民意,支持通过政改方案。

  “保普选反暴力大联盟”发起的一连9天的“保民主、撑政改、反拉布、做选民”签名行动于17日结束,大联盟发言人陈勇当天对《环球时报》记者称,因当晚尚未完成统计工作,计划18日下午正式公布签名总数。据香港商业电台报道,大联盟召集人周融17日说,截至16日晚收到96万签名,相信最终可收集超过100万名市民签名,对结果非常鼓舞,签名数目多于上届立法会选举建制派的得票,泛民要思考否决政改方案会流失多少选票。对于签名数目可能会比去年11月的183万人反“占中”签名少,周融表示,这次只有合资格选民可签名,不能相提并论。

  周融还称,发起签名行动就是希望能够直观地看到市民对于普选的期盼,街头签名比起一般的民意调查,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市民对普选的强烈诉求,不存在加权平均及信息保密,有签名数字就能知道有多少市民走出来支持香港有普选。香港行政会议成员郑耀棠17日也到场签名,他表示,泛民害怕落实普选后,行政长官成为真正民意代表,令泛民失去光环,因此极力反对政改,其实他们是背叛民主。

  距离立法会表决政改方案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泛民立法会议员仍然扬言要否决政改方案。泛民约10名立法会议员17日在中环愉景湾码头外反对政改方案。他们主要向非华语居民解释,并派发英文传单,还将反对政改的口号翻译成10种外语印在海报上。在铜锣湾,11个反对派团体摆设街站,向市民派发传单,呼吁签名反对政改方案。而“保卫香港运动”同时在附近设立街站,收集支持政改方案的市民签名。双方一度发生口角,现场混乱,警方架起铁马并筑起人链,将两批人分隔开来。

  一些温和派泛民人士也纷纷呼吁尊重民意。民主党资深党员罗致光称,普选方案合理与否是选择问题,而非道德问题,呼吁反对派在衡量方案是否合理时,应考虑香港人觉得是否合理,作政治考虑时不要太以自我为中心。民主党前副主席狄志远17日也称,民主党作为民意代表性的政党,应该听取民意,“这绝非投降,而是积极进取,令香港有突破性的发展”。

  香港《明报》17日报道称,基本法委员会委员陈弘毅建议,特区政府若在立法会表决政改方案前,认为无法获得2/3立法会议员支持,可参考当年就《基本法》23条立法时的做法,暂时撤回政改方案,待2016年立法会选举后,重新将方案交立法会表决。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陈文敏也表示,押后表决值得考虑,“若延迟表决,或许可以争取到一些修改”。对此,香港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回应称,现阶段政改方案已不宜修改,时间紧凑,港府并没有空间延迟表决,仍会争取立法会暑假休会前表决。

  香港《东方日报》17日评论称,在现实政治环境的限制下,这种延迟表决建议可行性极低。港府期望立法会7月休会前要有一个了结,建制阵营也不愿再付出新的成本,泛民的激进派也早已对政改表决日虎视眈眈,不容拖延。延期表决肯定会为11月的区议会选举带来极多变量,成为政党坚决反对的理由。

  如果政改方案未通过,谁会是最大输家?香港《太阳报》17日发表文章分析说,可以肯定,一旦政改被否决,反对派必成众矢之的,必须承担“民主杀手”的责任,明年立法会选举必受民意惩罚,一旦失去关键少数席位,重推政改就水到渠成;即使反对派席位不减,那也没什么大不了,2017年新特首继续由原来的选举委员会产生,新特首任内不会再启政改,立法会普选搁置,这对中央来说没有什么损失,损失的只是反对派和香港。

 

编辑:SN069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