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西南交通大学参与研制的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浮快线投入试运营

07.05.2016  02:41

5月6日19时16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国内首条中低速磁浮快线投入试运营》为题,报道了西南交通大学参与研制的国内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快线——湖南长沙中低速磁浮快线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


视频文字解说如下:

今天国内首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低速磁浮快线——湖南长沙中低速磁浮快线正式进入试运营阶段,标志着我国磁浮技术实现了从研发到应用的全覆盖,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该项技术的国家之一。

今天上午10点08分,正式载客试运营的磁浮快线列车从长沙高铁南站和黄花机场站同时对向开车。长沙磁浮快线,全长18.55公里,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站,首趟试运行磁浮列车用了不到20分钟时间跑完全程,平均时速60公里左右。

(乘客1:原来去的话大概要一个多小时吧,节约了大约40来分钟。)

(乘客2:就是觉得一个稳,一个好。价格也便宜,比较适中。)

长沙磁浮快线共有5组磁浮列车,全部由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由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与西南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磁浮研究机构联合研制,设计最高时速为100公里,最大载客量363人。

长沙磁浮快线是国内首条、世界第三条、同时也是运行里程最长的一条中低速磁浮线路。相比其他轨道交通,中低速磁浮线路具有噪声低、投资省、适应强、占地少等优势,为缓解日益严重的“大城市病”提供了更加绿色、环境友好的交通解决方案。

视频链接: http://tv.cctv.com/2016/05/06/VIDE14BAgzcKXPBJv9wFsVTd16050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