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硬”首日 成都上牌电马儿还是一样“野”

01.07.2015  19:22


载人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 实习生 王鹏 摄影报道) 根据《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以及交管部门的决定,从7月1日起,交管部门将对未上牌上路的电马儿“逗硬”处罚。记者在成都街头走访发现,仍有少数电马儿没有上牌,而已经上牌的电马儿也没有完全按照规定行驶,超标、超载、占道、逆行等现象仍旧普遍。

街头观察:1/4电马儿未上牌

根据成都市交管部门的公告,超标电马儿可以在7月1日前上牌,7月1日起,对于未上牌就上路行驶的电马儿驾驶人,给与50元罚款的处罚。对于拒不缴纳罚款的,交警可扣留电马儿。

7月1日下午,在二环路高笋塘路口,四川在线记者统计了路过电马儿的上牌情况。从12时40分到12时50分的10分钟内,二环路外侧由东往西方向,就有112辆电马儿通过,其中未悬挂号牌的电马儿有34辆。从12时50分到13时的10分钟内,出城方向通过的电马儿有48辆,其中未悬挂号牌的有10辆。

现场的交通协管员告诉记者,交管部门当天早上处罚了接近10辆未悬挂号牌的电马儿,驾驶人也予以配合,“不可能一抓一大片,只能一个个处罚。”这位协管员说,由于靠近火车北站与荷花池市场,高笋塘一直是电马儿集中的区域,“绝大多数是超标电马儿,上牌的还是大多数,少数没有上牌。

在一环路磨子桥路口,据路口执勤的交通协管员介绍,今天上午,因未上牌被处罚的电马儿车主只有不到10位。其中有一位,因拒不接受处罚,被交警扣了车,车主本人则自行离开。而这辆无牌照的电马儿,现在还锁在路中间的隔离栏上。

因拒绝接受处罚被扣的电马儿

下午两点钟,记者在一环路磨子桥路口进行了粗略统计,短短10分钟的时间里,没有上牌照的电马儿就有15辆左右。由于查处电马儿的交警此时还没有到来,这些无牌照的电马儿并未被处罚。

记者从交管部门了解到,截至6月30日晚上21时,成都已有297万辆电马儿上牌,包括没有超标的电马儿。此前有报道称,官方估算成都光是超标的电马儿就有400多万辆。

违规频发:上了牌还是一样“

尽管大部分电马儿已经上牌,有了自己的“身份证”,处罚起来也更加方便。但是,记者在成都街头发现,超标、超载、占道、逆行等违规现象仍旧普遍。

12时53分,在高笋塘路口出城方向,一辆悬挂红色号牌的电马儿晃晃悠悠地驶过。记者注意到,电马儿后座右侧悬挂着一个液化石油气罐,沉重的罐子让电马儿倾斜着行驶。13时许,在驷马桥出城方向,一辆电马儿两边都悬挂着篮筐,这辆电马儿还随公交车行驶在公交转运车道上。根据《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残疾人手摇轮椅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端不得超出车身0.3米。

在同样的地方,一辆电马儿由男子骑乘,前排蜷缩着一个小男孩,后排坐了一位中年女性;在高笋塘出城方向,一辆电马儿先是靠边,让两人下车之后,又载着一位年轻女子,径直转弯,逆行回去。对于电马儿载人,《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同样有明确规定: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限载一名十二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电马儿都悬挂有红色号牌,但是驾驶人并未就此“老实”起来。上述搭载液化石油气罐的男性驾驶人对记者表示:“我只听说要上牌,刚刚出来的时候就把牌上了,但是不论送水送气都要用这个,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