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历史】饶志远:文革后川农大走向复兴

03.06.2015  17:13
作者:杨希 韩凌 任琳琳整理 来源:宣传统战部

  
  【人物小档案】 饶志远,1955年从四川财经学院(现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系毕业,分配到四川大学人事科工作。1956年,到四川农学院工作,先后在人事科、教务处、校长办公室工作,1992年退休。从1960年起,先后担任过副科长、副处长、主任等职务。

   改革求新 提高教学质量

  1977年,我从四川农学院的人事科调到教务处工作。

  在经历十年文化大革命动荡后,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学校也开始招收三年制本科生。为了保证学生培养质量,学校积极争取,并经省高教局批准,1978年将本科学制改为四年(兽医专业1980年学制改为五年,1989年又改为四年)。1982年,经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学校各本科专业均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77级新生入校后,学校领导把主要精力转移到抓好教学和科研工作上来,认真整顿教学秩序,恢复和修订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努力进行教学改革。学校主要从抓制订和修改教学计划,狠抓教材建设,选好任课教师,加强教学实践等环节入手。

  当时,学校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很高,但部分年轻教师中出现了业务生疏、学术掉队等问题。为了使学校教学工作更好的开展,学校领导下大力气整顿师资,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培养,主要是让年轻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受到锻炼提高。学校号召老教师关心年轻教师的业务学习,帮助他们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等;同时,学校还有计划地选送一些年轻教师到校外进修。为了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学校专门开办了英语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有计划地安排教师拓展学习,后来学校还开办了俄、法、日等语种的学习班。有的年轻教师为了补上欠缺的理化基础知识,主动随学生班听课或收听电大的讲课。在这期间,学校教务处专门安排了房屋和电视供老师收看学习。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和国外的科技水平差距极大。为了学习国外先进科学技术,尽快缩短差距,我校希望选送一批年轻教师出国培养,当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英语过不了关,争取到了出国指标却派不出人。针对这一现象,学校专门开设出国人员英语培训班,学习时间一年。当时,外语教研室全体老师承担了非常繁重的教学任务,他们任劳任怨,努力工作,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其中,王墨希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王老师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1957年来校工作。文革后担任外语教研室主任。为了提高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质量,针对出国人员培训班的特殊要求,教学上王老师采取多种办法,都收到了良好效果,不仅受到了学校师生的欢迎,也受到了省高教局领导的赞赏,并组织到省内有关院校进行交流。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学校前后送了近百名老师出国学习进修,到1990年,已有47人学成回校,这对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现在的校院级部分主要领导、有关学科的学术带头人都是当初送出国深造培养的。

  1978年学校恢复招收研究生,当时的动物营养、动物遗传育种、作物遗传育种共招收研究生13人。1984年,这三个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到1990年我校有14个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为了做好研究生的培养,院长杨凤和副院长高之仁亲自主抓这方面工作,首先是制订学生的培养方案,广泛听取意见,反复进行研究。方案确定后,各专业要制订出教学计划。他们还定期召开研究生会,听取研究生汇报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以便于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在全国的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质量评估中,我校的作物遗传育种名列第五(1986年),动物营养名列第一(1987年)。期间,我校在重要学科建设上也取得较大成就,1985年动物营养经国家教委批准为国家级重要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动物遗传育种经省高教局批准为省级重要学科。

   引进资金 强化基础建设

  我校在实验设备方面,经过文化大革命后,全校仪器设备受到很大破坏,1978年仅有各类仪器设备2293台,总价值145万元,大部分的也都是五六十年代的产品,太落后了。在省拨教育经费不充裕的情况下,学校在经费的使用安排上,贯彻“突出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重点是加强理化和遗传、生理、生化等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实验室。在经费使用上,学校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我记得那是为了购买学生教学的高质量显微镜,教务处和教学设备科经认真研究、讨论,最后购买了200多台从日本进口的显微镜。当时,为了保证实验需要,实验设备可跨院、跨年级、跨专业调用。1986年,学校得到世界银行地方大学项目贷款175万美元,其中,150万元用于购买实验器材,使学校的仪器设备得以不断完善。我还记得中央农牧渔业部何康部长、副部长相重阳先后来校考察时,对我校重点恢复基础课实验室建设以及学生用的高质量显微镜大加赞赏,认为农业部有的部属院校都没有做到这一点。

  关于逸夫楼的修建是这样的。一次我到省教委外事处开会,叶光亮处长对我讲,他在参加国家教委外事工作会议时,与教委港澳处负责人住在一起,了解到邵逸夫教育基金使用情况,具体工作归港澳处办理。叶处长讲,他当时就向这位负责同志介绍了川农大在教学科研上取得的成绩,对国家建设作出的贡献,建议学校写一报告,他再寻找机会帮助学校争取。我将这一信息向学校领导作了汇报,校长胡祖禹认为这是好事情,应该努力争取。我记得报告主要内容有8000多平米的实验大楼,4000多平米的风雨操场。在学校修建逸夫楼中,叶处长做了很多有成效的工作。逸夫楼的建成无疑给了全校师生刻苦钻研、努力学习的巨大动力,也将我们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抓住机会 提升综合实力

  1985年我校正式更名四川农业大学。我校从学院升格为大学,不仅增强了学校的影响力,而且有利于学校对外学术交流。

  198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重走长征路,接见了雅安地委领导和我校党委书记王绍虞、院长杨凤。当时,王书记提出请胡总书记给四川农业大学题写校名,胡总书记当即让秘书记下来,待回到北京后,胡总书记题写的校名就寄到了学校。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科研都在不断前进。在这时,我从省教委得到了一个重大消息,高教局局党组讨论决定向国家教委推荐四川农业大学为“211工程”备选学校,这个消息无疑是十分振奋人心的,更是对我校不懈发展的最大肯定。随后,学校开始着手准备相关工作,收集材料、写出报告、向上级有关部门介绍学校情况、接待来校考察专家等准备工作。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最终川农于1996年成为第三批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我认为进入“211工程”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学校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川农大之所以能进入“211工程”,除教学上取得重大成就外,科研成果也非常突出。1978年到1990年,学校共取得研究成果258项,其中获国家级和部省级奖项201项,特别是1988年周开达老师的“岗D型杂交稻”,1990年颜济老师的“小麦繁6”相继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在全国高校中十分罕见,影响很大。后来,荣延昭老师在玉米研究上也取得重大成果。我认为学校获得的众多成绩都是多年的积累,我们学校老师最大的特点就是治学上严谨求实,勇于开拓进取,工作上吃苦耐劳,埋头苦干数十年如一日,正是当时那些老师的努力,才有了如今的川农大,希望这些好的作风代代相传。


饶志远(右)和王墨希老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