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食药监局通报6大食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例
四川食药监执法人员查获非法进口牛羊肉。
食药监执法人员查获假冒保健品。
非法进口牛羊肉、卤肉中添加亚硝酸盐、销售假冒保健食品……昨日,一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被四川省食药监局作为典型案例曝光。这标志着全省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开展的“亮剑行动”首战告捷。
自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亮剑行动”启动后,截至昨日,全省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275件,移送公安机关8件。在整治过程中,食药监系统共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个,责令召回不合格食品750公斤,下架退市不合格食品1100余公斤。
首站告捷:
出动两万人查处食品违法275件
从2013年12月下旬起,四川全省食药监系统开展为期100天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亮剑行动”,整治行动是体制调整后新组建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的开局之战,也是一场维护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的保卫战。全省各级食药监管部门加大了市场巡查频次,查办了一批大案要案,打击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取得了“亮剑行动”——食品安全春节保卫战的首战胜利。
按照“亮剑行动”总体安排部署,省、市、县三级食药部门在全省范围的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环节,针对人民群众关注程度高、消费量大的国产、进口的食用油、乳制品、调味品、酒类、鲜活水产品、保健食品6类食品进行了抽样。
截至2014年1月20日,第一阶段的抽样工作已完成,全省共抽取样品1457组。涉及食品和保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027家。目前,抽取样品正在由质检机构检验过程中,省食药监局将适时公布相关信息并依法处理不合格食品及相关经营者。
此外,截至昨日,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2.2万人次,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主体3.5余万户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661个;吊销食品生产许可、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证5户;捣毁制假售假窝点7个,全省责令召回不合格食品750公斤,下架退市不合格食品1100余公斤。在整治过程中,全省立案查处各类食品违法案件275件,其中8件移送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