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食药监局出台意见 高风险企业每年督查6次以上

25.11.2015  10:43

  日前,四川省食药监局发布《四川省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督管理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简称《意见》),其中按照品种将食品分为极高风险、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四类,婴幼儿配方乳粉、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食品添加剂4类食品被划分在风险极高的分类中,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及部分乳制品、冷冻饮品、保健食品则被划在高风险类。

  据悉,食品风险等级越高,食药部门对其生产企业的检查、抽查频率将相应提高。对高风险企业每年监督检查6次以上,监督抽查3次。

  四川大学食品工程系赵志峰博士表示,分类并非意味着食品本身风险很大,而是根据食品的安全性来确定的。

  据了解,本次对食品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食品主要原料属性、食品配方复杂程度、食用添加剂添加量、生产工艺复杂程度、食品储存条件要求及保质期、食用人群,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结果、社会关注程度8个方面的因素。对此,赵志峰博士表示,“分类不是说这类食品风险很大,而是从食品安全性的角度来讲,就是说生产加工这些食品对原料、生产加工环节、品质要求较高。比如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体质比较敏感,对食品的要求很高。风险偏高意味着食药部门会加强对该类食品的监管,对生产企业从原料采购到生产加工及流通环节要求更高。

  为什么卤肉、烤肉也进入高风险食品名单?“中国对于肉制品加工的要求本来就很严格,因为肉制品容易腐败变质,一旦受到污染其危害是致命性的。而且肉制品加工方法和手段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其中可能产生的亚硝酸盐有致癌性,如摄入过量,安全隐患极大,3克以上就可致命。此外,部分企业传统的腌制、熏制等加工方式也容易产生强致癌物苯并芘等有害物质。所以才会将其列在风险极高的食品中。”赵志峰博士分析称。成都商报记者 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