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飞欢歌——凉山州大力开展“四民工程”纪实

09.06.2014  14:06

   一个安居的住所、一批违法整治、一条好走的乡村公路,一泓引到家门的山泉……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州注重实践特色、凉山特点,切实抓好为民、富民、惠民、聚民“四民工程”,着力解决了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确保了教育实践活动真情为民、取得实效。

  为民工程——

  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在工作中,我州注重转变作风,以深入开展“十项专项整治”作为切入点,开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深入整治违反工作纪律、庸懒散等群众身边的“四风”问题。扎实开展“三公”经费支出过大,滥建楼堂馆所和禁毒防艾等群众“看得见的问题”专项整治,州本级查处涉及公款大吃大喝、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反工作纪律、接受或用公款参与高消费娱乐和活动、庸懒散等“四风”问题近10起,处理10人。特别是清查干部职工“吃空饷“问题,依规定处理713人。

  重点解决落实惠民工程缩水走样问题,扎实开展新村建设等方面的监督检查25批次,发现和督促整改问题22个;开展教育收费等专项检查449次。

  重点解决基层信访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全州共核查涉农信访举报1065件,办结955件,立案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177件、处理156人。今年拟重点化解甘洛矽肺病等354件“骨头案”、“钉子案”。

  富民工程——

  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注重创新发展,把促进群众增收致富作为落脚点,解决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对口式帮扶”推动脱贫致富,深化浙江、珠海东西扶贫协作,做好州内“4+5”对口帮扶和省直机关、企业定点扶贫的协调服务,突出抓好大凉山彝区“六大民生工程行动计划”,力争今年减少极度贫困人口9.43万人。

  “造血式帮联”增强发展能力,坚持“党建富民惠民促和谐”理念,落实农民增收书记、县长负责制,帮助基层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社区一特色;全面推行“3+1”台账工作法,近10万名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19.6万个,切实为贫困户提供致富信息,传授实用技术,协调解决贫困户缺资金等实际困难和问题3.5万余件,变单纯由帮扶单位“输血”为互动“活血”和“造血”。

  “示范性带动”推进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党员致富带头人、示范户的示范引领作用,全州以政府名义为“田秀才”、“土专家”、勤劳致富能手等评定农业工程、农艺(种植技术)、畜牧(养殖技术)、农牧产品加工、经营服务、民间传承6个专业实用技术职称,并设立州级50万元、县市10-20万元的专项管理资金,带动广大群众发展烟草、优特果蔬和优质茧丝等特色产业。

  惠民工程——

  解决便民利民方面的突出问题

  注重改善民生,把办好省委、省政府19件和州委、州政府10件民生实事作为着力点。首先解决为民解困“最后一公里”问题。坚持将全州新增财力的80%用于改善和保障民生,安宁河谷6县市民生投入每年按10%递增,举全州之力加快推进总投资1223亿元的“34+3”干线公路建设,今年内解决无电村近40万群众“户户通电”,加快解决全州47.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其次是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的生产生活问题。重点对受灾群众、空巢老人、特殊困难儿童、残障人员等进行帮扶,今年拟资助2.14万名普通高中和2.03万名中职学校家庭困难学生,减免10.46万名贫困家庭及民族地区在园幼儿保教费。

  同时解决劳务市场秩序混乱问题。以被央视曝光的“童工问题”为突破口,集中3个月重点对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劳务带头人发布虚假广告、诱骗拐卖未成年人员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专项整治。

  聚民工程——

  解决服务群众基础保障问题 

  注重夯实基础是提高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作为关键点。

  解决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不高的问题。州委分党委群团、教科文卫、政法维稳、人大、政协、经济和社会管理5个班对1000余名州管干部进行为期一周的轮训;实施“优秀年轻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分批次组织205名县级、984名科级培养对象赴清华大华、江苏农村干部学院等培训;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重点,17县市分级分类对2.2万余名科级以下干部全覆盖培训,重点对新任的1204名村(社区)支部书记进行培训。

  同时解决部分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重点对390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通过公开遴选、机关下派等方式,及时调整更换了115名村(社区)支部书记。还解决阵地建设滞后的问题,集中攻坚解决1079个村(社区)活动场所面积不达标问题,特别是抓好424个活动场所低于60平方米的村(社区)活动场所建设;规范县级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提升服务群众的功能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