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民企中的飞机心脏医院:节中会诊忙节后迎大考

02.02.2017  15:09

  2月1日,海特集团机械车间内,工人正在检查飞机零部件

  本报“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组

  2月1日发自成都高新区海特高新维修车间

  “他们正在会诊一台‘心脏’手术。”2月1日,走进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一个维修车间,军品事业部副总经理杨东的一句话让记者稍怔了一下,只见一群人围着桌上的一个“铁疙瘩”指手画脚,不时测量记录。

  “这是一台出了故障的军用直升机发动机。”组织这场 “会诊”的技术人员庞昊说,“心脏”指的是直升机的发动机。

  这个春节假期,这里每天一“”。“经过两年半攻关,现在到了最后的攻坚期。”庞昊介绍,由于该型号发动机为国外进口,维修技术一直受制于人,2014年9月,海特接到维修攻关任务。今年春节后,这项任务将迎来终极验收,一旦顺利通过,就意味着该型号发动机的所有故障难题将被“扫尽”。

  1

  维修“大考

  10余种发动机集中攻关故障检修有了“中国技术

  一次维修攻关如何做到将故障“一网扫尽”?杨东展示起三大排摆放整齐的“定制工具”,“这300多个工具都是我们为维修这台发动机专门设计制造的。

  经过多个环节,发动机各个部位正常状态时的参数已被杨东们掌握。“就像已做好一把标尺,检测到任何偏差都将是故障。”杨东自豪地说,饮用水桶般大小的发动机已被他们分解成3000多项标准参数。有了这些参数,他们就能将所有异常偏差恢复标准值。

  力求更精准,也是他们反复测试“会诊”的原因。采访间隙,庞昊的眼睛不时瞟向发动机顶端的5颗一角硬币大小的螺丝钉。“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再次确认这些螺丝钉的重量误差。”按照要求,同类零部件的重量误差将不能超过0.02克。

  在篮球场般大小的车间内,记者看到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发动机整齐摆放着。“这里就像一个飞机‘心脏医院’。”杨东笑着打起比方。目前,共有10余种型号的发动机在此检测维修。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军用飞机。而打破进口飞机发动机维修核心技术封锁,也是海特高新“民参军”的核心业务之一。“我们从2001年左右开始涉及军品领域,如今集团军品业务占比已达40%以上。

  军民融合“快步走”,急迫感不仅体现在一线技术团队。海特高新总裁助理毛科掏出手机,翻阅起“海特高管”微信群。“你看,几乎都被国内外航空领域军民融合动态信息刷屏了。”正说着,微信群提示音又响了起来。远在美国进行商业谈判的海特高新董事长李飚分享了一条新信息,推荐给高管们学习:“2017年值得关注的军品十大趋势”。

  2

  研发“大考

  3个上亿项目“临考”期待新技术更好“军民两用

  除了维修领域的自主创新,海特高新也将自主研发拳头产品作为“参军”关键。

  “2001年开始,我们几乎保持着每年一个新研发项目的节奏。”说起研发,杨东特意介绍起一个“黑盒子”。“这是我们军民融合的标杆类产品: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如果说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该控制器无疑是发动机的“大脑”。该产品曾在2014年获得国家工信部颁发的集体和个人“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民营企业研发产品问鼎此奖项,这还是“第一例”。让他骄傲的是,这款产品曾在“9·3”大阅兵中飞过天安门上空。

  20多年时间,海特从一个“用摩托车运航材”的“小不点”成长为拥有48个子公司的大集团,在杨东看来,靠的就是过硬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作为民企,我们既敏感又高效。”随时随地捕捉市场信息,从立项到落地,项目牵头人有可能只是一个基层一线的技术人员。“研发领域,2017年我们将迎来多场大考。”杨东说新年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公司目前在研发的7个项目中,3个即将迎来军方鉴定的项目能顺利过关。“都是过亿元的项目,不但市场前景可期,对国防科技的贡献也将十分突出。

  2016年,杨东带领团队成功研发出军用“飞行员供氧系统”。以往飞行员供氧多采取和医用供氧相同的模式,“一直持续供氧,不但不舒适,也很浪费。”他们研发的产品去年6月正式通过军方鉴定,目前已量产近40套。“吸气的时候供氧,呼气的时候停止,不但节约了一半以上氧气,舒适度也大大提升。”实践证明,该产品将一次供氧时间从原来的1.5小时延长至近5个小时。

  下一步,他们还将探索将此类技术用于民品生产。例如,汽车高原供氧装置等,“民用将主要着力降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