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老林“苦蒿”飘香——营山法院老林法庭庭长何礼东的苦乐年华

30.07.2014  19:13

 6月22日,周末,恰逢赶集日,何礼东走上街头,义务接受群众咨询,这已经成为他周末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 唐海奎摄

  四川在线南充频道讯(李良俊 记者 杨晓江)19岁,被迫务农的他一心想吃上“皇粮”。蛰居乡村,闭门苦读,辗转苦修,他拿到大学文凭。

  29岁,彷徨无助的他意外圆梦。置身深山,乐在其中,乐业安身,知足感恩之情溢满忙碌清苦的生活。

  39岁,他穿上法袍。苦蒿茶氤氲的香气里,苦乐相伴,华发早生的他开始了人生新的修行……

  他叫何礼东,营山县人民法院老林人民法庭庭长。在法院工作的14个年头,14次获得优秀公务员、先进个人,多次获得办案标兵、优秀庭长,他所带的法庭年年被评为先进集体;担任法官以来,年均办案210件,所办近800件案件,无一上诉,自动履行率达100%。

   遇挫不屈的追梦人

  1971年,何礼东出生在营山县福源乡农村,兄妹二人,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家处深山,虽然也受到重男轻女思想影响,但父母对何礼东要求格外严格。干活、读书,父母都亲自“监督”,不允许他有丝毫偷懒,并不时向他灌输只有先吃苦才能吃“皇粮”的思想。

  1990年,顶着巨大压力的何礼东高考发挥失常,劳累过度的父亲得知消息,一病不起。

  高中文化,在当地农村算得上是“文化人”。为让父母彻底放弃送自己复读的念头,何礼东和同样高考落榜的周素群结了婚。

  婚后,二人贷款在福源乡场镇办起了民办小学,很快赢得了学生和家长口碑。一年后,学校规模扩大,何礼东挖到了“第一桶金”。

  还清了贷款,家庭生活得以改善,一向开朗的何礼东却突然变得沉默寡言了。

  妻子知道他的“心病”!

  “你放心准备吧!学校我一个人应付得过来。”看着日渐消瘦的丈夫,心痛不已的周素群给何礼东打气。

  “你现在收入不错了,不要这山看到那山高,端个‘铁饭碗’也同样是吃饭!何况你是一个农民,考‘国家饭碗’连资格都莫得!”亲戚们委婉劝说。

  何礼东知道实现“皇粮”梦的难度,但植根在骨子里的信念真实而笃定,“愣头青”的他决定“赌一把”。

  1993年,何礼东参加成人高考,如愿踏进大学校门,到西华师大英语专业函授学习。随后,他继续深造,获得了中央教育学院本科学历。

  十年苦学,辗转苦读,对家庭没有贡献却不断索取,茫然的何礼东内心也有过苦痛挣扎,他曾多次怀疑过自己,但他实在找不出理由放下追逐的脚步。

  大学毕业后,为了减轻妻子压力,何礼东到朋友经营的农家乐担任管理人员。闲暇之余,他刻意学习了《公共基础知识》、《公务员基本常识》等相关知识。

  2000年5月,获知营山法院招考书记员,何礼东立即报名。当年9月,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营山法院录取,分配到离家70多公里的老林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