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回国追逐“第三个梦想” 饶毅评价:好极了

03.11.2022  17:59

  这几日,科学家宁归国成为网络热门话题。11月1日,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现身深圳,宣布全职回国,加盟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卫健委的推文也确认了她将担任首任院长。

  当天,著名生物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短信回复红星新闻记者时,评价此次颜宁回国“好极了”。

↑11月1日,颜宁参加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 图据视觉中国

  “二次回国”的颜宁,是科学家颜宁,是女性榜样颜宁,是微博网红颜宁,这次将成为院长颜宁。她要跳出基础研究,把自己所学所感“传递给更多人、帮助更多人、扶持更多人”。

  “近年来我愈发感觉到,在实验室育人、看到一代代的年轻人在接受我的科研指导之后去拓展自己的一片天空,做出更多成果、培养下一代科学家,那种传承的成就感甚至已经超越了我自己做出科研突破的快乐。”颜宁说。

  回国背后:

  朋友认为深圳是她更正确的选择

  颜宁曾多次表达自己对于两个母校的喜爱。清华和普林斯顿任教是她人生的第一和第二个职业梦想,而且都提前实现了。

  清华任教10年后加入普林斯顿,普林斯顿5年后又转身前往深圳开拓全新的医科院,颜宁一直没有追求稳定,而是不断挑战自我。或许正是因此,颜宁在演讲中透露,普林斯顿大学校长在颜宁入职不久后曾问她:“我们能留你多久?

  “不满舒适圈”是颜宁作为科学家的特质,也是促使她从清华到普林斯顿任教的原因。面对外界“负气出走”的揣测,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颜宁曾坦言,“在清华这个我最爱的母校待得太舒服了,害怕自己的才智不知不觉浪费了,想换一个环境重新挑战自己。

  但来到普林斯顿后,颜宁发现,自己又跳进了另一个舒适区。在普林斯顿的经历令她对一切都很熟悉,她开始反思,习以为常的生活和科研环境是否造成了某种程度的惰性。在接受《人物》采访时,她表示,“感到我现在做的东西有些重复自己之前的东西了,已经觉得有点索然无味了。” 

  于是,颜宁与2021年面向全球招聘院长的深圳医学科学院“一拍即合”,她称,“又一次强烈感受到了向着梦想努力的兴奋和愉悦。”深圳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首届深圳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组长、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卢洪洲在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件大事“酝酿了很长时间”。

  一位曾在颜宁实验室轮转的普林斯顿大学博士生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颜宁要回国的传言从去年起就有了,但是系里至今没有宣布。

  这位博士生表示,作为系里两位华人教授之一,颜宁比较低调,与其他教职工走得并不近。红星新闻记者看到,普林斯顿大学官网上,颜宁目前仍是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红星新闻记者从深圳一位医学同行口中得知,颜宁上周已经现身深圳一场会议。

  为什么是深圳?此前,颜宁科研生涯一直在清华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两所母校打转。但红星新闻记者获悉,有熟悉颜宁的朋友一直认为,比起北京,深圳是更正确的选择。

  新院长希望:

  让更多年轻人做真正原创性的发现

  “梦想之都”深圳极为优厚的“筑巢引凤”政策吸引了大批人才。深圳不仅给资金、给配套,还给全方位的优待。但吸引颜宁的,恐怕还有给政策。

↑11月1日,颜宁参加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 图据视觉中国

  深圳卫健委此前发布的消息称,深圳这所“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的运作非常灵活,不定编制、不定级别,自主设岗,遵循理事会治理、学术自治原则,学术委员会是院内最高学术机构,尊重科研人才的稀缺性,实行市场化薪酬、社会化用人,有点像“企业化”运作。它虽然登记为深圳市政府的直属事业单位,但本质上是一个法定机构(类似于前海管理局),能利用深圳的特区立法权,将一系列先行先试做法,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一院一法”,即政府出台《深圳医学科学院管理办法》,依法自主办院,而不用被传统事业单位的体制“捆住手脚”。

  该消息称,深圳医学科学院起点很高,对标美国NIH(国立卫生研究院)等世界顶级的医学研究及资助机构。深圳医学科学院将仿效NIH,同时设立院内、院外项目,院外项目通过“招标制”“悬赏制”“赛马制”等多种方式,向粤港澳大湾区、全国甚至及全球开放,资助院外机构或学者开展研究或实施跨领域间的合作研究。

  建一所中国的NIH,对颜宁来说,无疑是诱人的。颜宁在演讲中提到,她很幸运地始终处在最适合做科研的环境里,前后获得了以人为本的几项经费支持。她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也能持续享受到同样的幸运,能够依靠内在驱动力而不是外界的各种诱惑,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发掘自己的潜力,从而去做出真正原创性的发现。”这就是她从2017年之后的第三个梦想。

  根据《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深圳市政府将设立“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委托深圳医学科学院进行专业化管理,开展院内外项目研究。同时,探索多元的资金筹措机制,做大资金盘子,引导与整合更多资金投入医学研究。 

  该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要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颜宁也在演讲最后期望,“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在世界生物医药的版图上,深圳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当大家说起生物医药的大湾区,首先会想到的就是东半球的这里!

  这意味着,长期从事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并无丰富行政工作经验的颜宁,将要领导临床、转化和产业化等工作,推动科研模式创新。

  此前,颜宁一心投入学术研究,有时也会抱怨讲课影响了科研的时间。据此前报道,她清华办公室的门上贴着四个字:“闭关勿扰”——她不希望被太多行政琐事打扰,包括一些浮华的热闹。

  但颜宁最终回国并投身基础研究以外的事业,似乎并不让人意外。她的导师施一公2008年全职回到中国即开始参与行政工作,出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做到清华大学副校长后又创办西湖大学,同时他的医药公司去年上市。她的清华闺蜜李一诺在UCLA分子生物学博士毕业后并没有从事科研,而是入职美国麦肯锡公司,一路升为合伙人,后来回国并创办了自己的“一土学校”。

  她在演讲中解释,基础研究与药和医密不可分,她的实验室与世界著名药企有紧密合作。在2017年的学术高峰,她带领团队一举解析了两个关键人体离子通道的结构,这些成果与后面的研究一起,引来众多药企瞩目,她也更加名声大噪。

  有生物业内人士向红星新闻记者分析称,科研和转化都重要,而国内在这两方面都有薄弱之处,颜宁在美国或许更能感受到国内转化弱。该人士还指出,所谓颜宁所在的结构生物学被Deep Mind的AlphaFold(预测蛋白质结构的人工智能软件)颠覆是无稽之谈,现阶段AlphaFold对实验结构生物学前沿研究影响不大。

  另一面的颜宁:

  网上公开“追星”,科研之余看小说

  11月2日,颜宁在个人微博上回应,强调母校清华的格言“行胜于言”,表示不久会有关于深圳医学科学院进一步的消息。

  颜宁的微博并没有任何认证,但大家都知道百万粉丝的“nyouyou”就是颜宁,而她“清华颜宁”的“大号”,同样没有微博认证。这完全是一个个人微博,她很多博文,包括2日的回应,行文都是较为随意的——“我们也想把SMART尽快介绍给大家啊(错过这么多免费打广告的机会我的心也在滴血啊)”,带上一个“笑哭”的表情符号。

↑微博截图

  颜宁在2010年就注册了微博,现在一共发了6000多条。这里有科普,有她对于科研工作的感想,有对顶尖学术期刊《自然》的吐槽,有校园景色的分享,也有她对于女性力量的摇旗呐喊。

  在此前的采访中,颜宁认为女性科学家承担科研管理的角色,有利于给女性科学家带来更多的支持和关注。对于女性所面对的家庭和社会压力,颜宁鼓励她们勇敢地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自己的职业选择。从2015年起,颜宁每年都会在清华大学举办一个“女科学家论坛”。

  而更让人们感受到一个“生龙活虎”的科学家的,是她公开“追星”朱一龙。她会转发其他粉丝的混剪视频,会点赞朱一龙的杂志图片,会在朱一龙的影视作品取得成就时直接说“我眼光真好”。但她不承认自己“追星”,说自己的“爱豆”全是科学家。

  对于她“追星”的批评,颜宁从来不在乎。她在微博上“我行我素”,有众多人抱怨被她动辄拉黑,甚至不知道原因。她也承认过自己“无厘头的拉黑”,比如发私信太多、连续评论太多条、把她当人生导师问前途,因为“我烦啊”。

  除了微博“追星”,忙碌于科研的颜宁仍抽空看小说——在她仅有的5个微博公开关注中,有著名作者Priest和阿耐。她在今年2月微博回复Priest时表示自己“过去三年的每篇抓狂论文背后都靠你的小说解压”。她也在一篇文章里提到,自己这个象牙塔里的常住居民,可以从阿耐的小说和闺蜜的经历里领略职场风云、社会百态。

  这样的颜宁,一开始并不被认为会走上科研的道路。在她和闺蜜两人的回忆中,本科的她都是嘻嘻哈哈、“不靠谱”的。据李一诺所述,颜宁从小学就开始看武侠小说,着迷于各种明星八卦,本科为了电影选修课到处看电影,想当一名娱记。

  颜宁曾说:“玩的东西很多,做的事情很多,对科研没有过特别兴趣……大四申请出国只是想出去看看,并不是冲着当科学家去的。

  但之后,她不断在学术高峰上攀登,成为了科学研究的点灯人。

  2007年7月,不满30岁的普林斯顿大学博士颜宁,受聘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成为清华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博士生导师。2017年,她又回到普林斯顿大学,成为该校第一位以前校长命名的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

  无论是面对荣誉还是非议,她往往自带一种云淡风轻的幽默感。在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后,她自称对着镜子练习了半天“德高望重”,但“做不来做不来”。对于“负气出走”的猜测,颜宁在否认的同时还不忘调侃“请勿揣度,否则我就说是被不实言论吓跑的。”在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有很多人为颜宁鸣不平,但她自称当作一件好玩的事全程旁观,“名利只是副产品,不是追求。

  颜宁喜欢歌手黄安。她曾在采访中透露,最喜欢黄安的《传灯》。“点起千灯万灯,点灯的人,要把灯火传给人。”45岁的颜宁,选择了一条新的传灯道路。

  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实习生 黄艺南

  

责任编辑:祝加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