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引发的话题 大山里的留守儿童需要一个拥抱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方炜)刘德华的一部寻亲的故事电影《失孤》催人泪下,唤起社会对走失儿童的关注。知道吗?还有这样一群孩子生活在大山深处,他们虽然没有走失或被拐卖,但一年甚至几年都不能与父母相见,也许早已忘记父母的笑容,但心中盼望外出打工父母早日回家抱抱自己,已是他们唯一的愿望——关注下吧,这些大山里需要爱的留守儿童。 今20日,在邛崃举办的“四个全面”故事会上,讲述人邓静拿出一张山区留守儿童的照片,讲述了一个仅仅8个月大的孩子豪豪的留守生活以及大同乡孔家山村的村干部阎刚帮扶这个家庭的动人故事。
山里人的愿望 简单朴素却让人心酸
“在讲故事之前,我得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什么愿望?”故事开头,邓静抛出这样一个即简单又复杂的问题。“说到愿望,每个人的愿望都是不同的,你的愿望也许是涨工资,是住更大的房子,开更豪华的车子,或者是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去领略不一样的风景。总之,你的愿望是五彩斑斓的,这么大,大到装下了整个世界,却又那么小,小到只围绕着自己。而在邛崃山区人的眼中,他们的愿望是,小朋友能偎依在妈妈温暖的怀抱,是老人能等到儿女早日回家的期盼。他的愿望那么小,小到没空间可以装下自己,却又那么大,装下了整个孔家山村。”
母亲离家出走 四位老人照顾孙儿
邓静拿出一张图片,这是她去年9月在山村里拍的照片,图中与自己合影的小朋友只有8个月大,显得面黄肌瘦。邓静讲,小朋友名叫豪豪,是山区里典型的贫困留守儿童。在豪豪8个月大的世界里,能偎依在母亲的怀里,能喝一口母乳,哪怕是一口牛奶和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便是他最大的幸福。豪豪的父母在他4个月的时候便外出打工,成都到邛崃也不远,可是他们几乎很少回家,不是不想,而是得省路费。在山里人看来,来回的路费就是好几天的工钱,得省。豪豪6个月的时候,他的母亲忍受不了贫困,抛下他走了,尚在襁褓的孩子便没有了母亲。为了一家大小的生计,豪豪的父亲被迫去更远的地方打工。照顾豪豪的重任就只能交给他76岁的爷爷奶奶和90多岁的祖祖。爷爷奶奶除了要照顾豪豪,还得种地、喂猪,照顾90多岁的老人。奶奶说,豪豪特别懂事,似乎知道家里穷,喝不起牛奶,在吃上也不挑,一点米汤、米粉、鸡蛋羹就养大了。
孔家山村驻村干部阎刚在得知这个贫困家庭的遭遇后,把豪豪家当成了自己在山里的家,帮忙照看孩子,给豪豪买衣服、买吃的,讲故事,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家子看了,阎刚不仅是派来的驻村干部,也是孩子的老师、父亲。每当小朋友对着阎刚笑的时候,阎刚就特别心痛,“这么可爱的小朋友,为什么得不到同龄人应该有的幸福,贫困,错不在小朋友,却要让小朋友来承受。”这份最简单质朴的爱成为了阎刚帮扶豪豪家的根本动力。
留守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已成为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期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邛崃山区还有很多像豪豪这样的留守儿童,孩子需要亲情呵护,需要代理监护人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关爱。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城里的年轻妈妈们带上爱心去邛崃山区看看吧,别让他们在孤单了,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拥抱让他们感受到久违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