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坐车不给钱,舆论倡导不慌下结论

09.04.2015  12:03
  一周舆情(2015.3.30-2015.4.5)

        上周,本地舆情颇为复杂,既有大学生虐猫引发的网络声讨,又有“通江警察执勤吸烟”引起的网络争议,还有对“领导坐车不给钱”网帖的理性质疑。

领导坐车不给钱,舆论倡导不慌下结论

            上周,一则题为《交通局,你的领导坐车不给钱》的帖子,在自贡本地论坛上炸开了锅,网友“粉丝团”发帖称:一名乘客因质疑出租车绕路而与出租车司机发生争执,不仅坐车不给钱,还骂人。网帖中还附有多张该乘客的照片。同时,网友“粉丝团”还指出:该乘客系自贡市交通局某领导。

        网帖一出瞬间在网上发酵,截止当日晚9时,该帖已经被查看14581次,回复101条。网友观点一边倒地认为该领导有权任性,要处理、要曝光该领导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评论者或调侃、或愤怒地表达出对掌权者的愤恨。

        不过这种义愤填膺的呼声,随后迎来了逻辑严密的质疑。以文章《别以交通局领导打车不给钱来掩饰事件真相》(子木著)为代表,认为新闻中“除了说明当事人自称是交通局的,和最终两者的谩骂和纠纷,对于事件的起因、经过,我们都不甚了了,到底是出租车司机故意绕远路收高价,还是交通局领导仗势欺人?在事实尚未调查清楚之前,那么多激动的民众到底是在表达对权力者的愤慨还是就事论事的给出评论?

        舆论的方向逐渐转向了“领导坐车不给钱”应不忙下结论。不管是媒体还是民众,用强调交通局领导来埋没事实的真相,其本身就是一种哗众取宠,对整个事实的调查更不利,其极易引发民众对真相的无端揣测,进而削弱民众的判断力。

        随后自贡市交通局办公室表示,该局纪检组已经前往当地派出所了解情况,并对当事人展开调查。将在弄清事实后向社会公布调查结果。至此,舆论方向基本和事实发展吻合。
警察执勤抽烟的舆论,求情与批评并存

        3月31日,有网友在一论坛发布题为“通江警察吐云吐雾好不休闲”的帖子,称通江县公安局警察在当地茶文化旅游节的执勤过程中抽烟,并配发3张相关照片,引起热议。但是,从整个舆论走向来看,处在风口浪尖上的警察这次却没有成为众矢之的,舆论的声音在批评的同时还多出一份理解。

        虽然也有舆论认为警察抽烟就是违反法律法规的,是与警察条例不符合的,但是其言论没有进入到一种无理性的、滥骂的或者过度阐释的境地。整个舆论还是处于一种理性的批判。

        甚至有网友包含宽容、温情地认为,警察执勤确实辛苦,在困乏之时抽一根烟,用不着上纲上线。为此,有人认为警察之所以抽烟是对他们的爱护和关心不够。所以“要反问一下主办方了,有没有专门开辟一个场所,让执勤的交警们能够定时的进去休息一下,抽一颗烟解解乏,或者适当的补充一些水份,这对于交警更好的完成全天的工作也是有好处的。”(选自余锦雄《    执勤抽烟被关禁闭3天有待商榷》)

        当然,除了对警察执勤抽烟该不该上纲上线的讨论之外,该事件还生成了另外一种观点,即为通江派出所不护短,惩罚涉事警察的行为点赞。网友们普遍认为“通江县公安局对网友的举报没有护短,而是一查到底,对错误行为实施严惩。这既是通江县公安局勇于负责任的体现,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对犯错误警察的真正爱护。”(郭双年    《执勤抽烟关禁闭,值得称道》)

大学生虐猫,舆论一致声讨

        3月31日成都温江宠物市场内,两名青年当场多次撕扯挤压一只小猫脖颈,致其死亡。当天上午,这段虐杀小猫的视频被上传网络后,激起网友公愤,并有网友“人肉”出这两人为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动物科技学院2014级学生。

        前有清华学生泼熊,后有四川农大学生虐猫,动物被摧残的事件层出不穷。而且残忍施虐的竟然是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这样的反差引起舆论的一片哗然。当该新闻一经传播,网络舆论即刻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声讨。舆论几乎一致认为两位大学生如此行径是违背人性的,是怜悯心、同情心缺失的表现。迫于网络舆论的压力,两位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了道歉,学校也做出惩罚。

        然而网络舆论对此道歉却不买账,网友“忙碌的蚂蚁”说“虐猫是一种反社会性原则的心理,虐猫者都是一群智商很高的人,一般情况下不会承认自己的行为有错,而且会想出很多的理由来为自己托罪。如果事情闹得很大的时候他们会道歉,但他们的道歉并不是发自内心的,他们的道歉只是让大众不再追究更深的责任。

      对此,有人更引发了“大学生虐猫,文明人缘何做野蛮事”的话题讨论,提出这些事件的频发至少反映了人心之中期许真善美的力度在弱化,趋恶的因素在增加,这种倾向的危害性不可小视。

        当然舆论的评判并不止于此,舆论还从对两位学生的批评延伸到舆论对整个教育制度的批判上。对此,有评论指出“如今,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都存在着人才观的偏差,把智力、分数看得过重,从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包括同情心、怜悯心、关怀、爱心等在内的人格教育。”(选自《大学生虐猫是人性教育之失》)

        舆论讨论的纬度从个人,到制度,再到社会心理,都旨在警示、批判,纠正,但是舆论同时也出现了一种偏差,即从个人行径的批评偏向了人身攻击,从教育制度的批判偏向了对四川农业大学的滥骂,甚至以偏概全地扩大到对整个大学生的批判,其讨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