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星洲日报》:中国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云南鲁甸地震

22.08.2014  16:44

        中新社成都8月4日电 (徐杨祎 周迪迪)“地震预警不是预报。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利用电波和地震波的速度差,为其他可能收到地震波及的地方发出预警。”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地震预警系统无法提前警示震中的民众,但推广这项技术很有必要。

        3日16时30分,云南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该地震被云南昭通防震减灾局和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联合建设的地震预警系统成功预警。系统分别为昭通市区和昆明,提供10秒和57秒的预警。

        王暾说:“昆明市中心离震中237千米,地震横波传播时间约63秒,减去预警系统响应时间6秒,给昆明了57秒预警时间。同时,也为昭通市区提供了10秒预警。

        家住昭通市昭阳区的耿女士在手机上安装了地震预警终端,她回忆道,“收到预警后,我迅速到厕所躲避,7秒后感觉到了地震”。

        王暾介绍说,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在震中发生时,破坏性地震波在到达预警目标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灾难到来前几秒到几十秒给出警报的技术。理论研究表明,如果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

        目前,中国已有15个省市开始应用“成都造”ICL地震预警技术建设地震预警系统,覆盖区域近100万平方公里。

        王暾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把预警技术推广出去,尽量帮更多人减轻灾害的伤害。”(完)

      刊于8月5日台湾中央社、马来西亚《星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