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推68项目总投资780多亿向民资开放
制图 杨仕成
原标题: 成都首推68项目向社会资本开放 总投资780多亿元
◎68个项目
包含18个市政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18个交通类项目、25个社会事业项目,以及农业、环保、土地整理类项目。
◎25个社会事业项目
包括7个医疗项目、4个教育项目、4个文化项目、8个旅游项目和2个养老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
◎最大投资项目
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段)投资规模最大,达165.4亿元。该项目起于蒲江县,止于都汶高速公路。
青龙湖湿地、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段、四川华西国际医院……11月4日,华西都市报记者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成都正公开向社会发布首批68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的示范项目,涉及市政基础及公建配套设施、交通、医疗、教育、养老、文化、生态环保、农业等行业领域,估算总投资784.24亿元。在参与方式是,鼓励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及营运。
项目梳理/
68项目总投资780多亿
记者注意到,首批68个项目包含了18个市政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18个交通类项目、25个社会事业项目,以及农业、环保、土地整理类项目,每个项目均标明了投资规模、项目概况、工作进展及实施单位联系人等信息,估算总投资784.24亿元。
单个项目最大投资165亿
从单个项目看,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段)投资规模最大,达165.4亿元。该项目起于蒲江县,经邛崃、大邑、崇州、都江堰,止于都汶高速公路,设置街子连接线,全长约117.6公里,按双向六车道标准建设。投资规模紧追其后的是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一期),投资额为83.2亿元。
社会事业类项目占比最多
在所有类别中,社会事业项目最多,共25个,包括7个医疗项目、4个教育项目、4个文化项目、8个旅游项目和2个养老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其中,成都市中小学电子学生证,是诸多家长关注的重点。该项目包括电子学生证系统平台建设和系统运行维护支撑等两个内容,投资规模为8000万元。
在旅游类别上,彭州市丹景山旅游区、天府原乡、中国西部牡丹花海园等项目均榜上有名。
40个项目投资额在5亿内
投资规模不超过5亿元的项目共40个。按照有关要求,项目涉及的各行业、各区(市)县将根据投资项目经营性差异,区别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公私合作(PPP)、建设-移交(BT)、建设一租赁一转让(BLT)、融资租赁、政府补贴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进行投资建设。
部门释疑/
都是盈利性项目 保证企业有利可图
1、社会资本进来能否盈利?成都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推出的均是成熟度较高、效益较好的项目,推出这些项目也是为了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成都重大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释放民间投资活力。此次推出的项目多集中于医疗、教育、文化、养老等公益性较强的项目,会不会存在吸引力不足的问题?为此,我们都进行过相应的测算,一定是可以盈利的。都是盈利性项目,保证企业有利可图。
2、如何解决民企观望情绪?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成都市还将全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推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的示范项目目录,不断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改进项目核准备案方式等,鼓励引导社会投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创新投资服务机制,以改革举措打破垄断和市场壁垒。
3、资本如何进得来出得去?成都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资本不是进来之后就死了,社会资本是可以自由流动的。比如,企业进入某一领域5年,这个项目已经开始运营并有了效益,但效益很低,企业希望能投资到回报更好的项目去,完全可以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实现。
优惠措施/
尽量为投资者“开绿灯”
对于已明确投资者的项目,成都将大开“绿灯”:尽快落实开工条件,加快项目建设运营进程。而尚未确定投资者的项目,将进一步创造条件,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以合资、独资、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建设及运营。为进一步拓展社会资本投资的渠道和领域,对可以利用社会资本投入的领域,成都将优先考虑由社会资本投入,暂时不能由社会资本投入的,将创造条件对社会资本开放。
将向社会资本推更多项目
“推出上述项目,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及其配套设施领域建设精神,也是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消除各种隐性市场壁垒,依法平等开放投资领域的重要举措。”该负责人表示,通过先行试点和投融资机制创新,成都希望在更多领域向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资本敞开大门,在投资方式创新上探索新经验,带动全市社会资本投资领域不断扩大。
除首批68个项目之外,下一步,成都市还将全面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持续推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的示范项目目录,不断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改进项目核准备案方式,鼓励引导社会投资。
专家声音/
出台配套措施减轻企业负担
省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王小棋表示,成都市此举有利于减少政府的财政负担,打破市政基础设施的垄断经营,激活市场潜力,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同时带动劳动就业。
王小棋说,目前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服务领域仍然有困难,即作为营利主体的企业看不到明朗的盈利前景,导致积极性不高。在这个层面,政府应该考虑出台配套措施,譬如:清晰透明的政策法律法规;有效独立的监管机构;公开透明的竞标程序及项目要求;公正可行的风险分担机制;成熟的国内资本市场;符合市场运行规则的价格体系等等。“通过配套政策,减轻企业负担,从而形成长期的制度设计。让企业放心进来,安心留下。”华西都市报记者赖芳杰张想玲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