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态扶贫项目 助推西昌彝家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13.06.2014  10:26

  西昌市从2010年开始,示范性推广市级八大扶贫资金生态扶贫“1+1”项目,着力推动二半山区、山区民族乡镇新农村建设工作,改善民族乡村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以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并配套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主要内容的市级八大扶贫资金生态扶贫“1+1”项目,其补助标准为4000元/户,其中建沼气池补助为2500元/口,安装太阳能热水器补助为1500元/户,沼气池建设推行“一池三改”(沼气池带动改圈、改厕、改厨),同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目前全市农村已建设1583户,2014年还将建设625户。

  项目的实施给西昌少数民族乡镇的农村面貌带来了巨大变化:农户以此为契机建设了生态家园,实现了猪进圈、粪进池、沼渣沼液进田地;沼气池对人畜粪便进行了无害化封闭处理,消灭、阻断了各种致病菌虫等传染源,切断疫病传播渠道,把环境卫生问题解决在家居、庭院之内,对防控人畜疾病、疫病效果显著;乡村环境面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变,“脏、乱、差”得到了有效治理;厨房无熏烟,厕所无臭气,农村居家环境和卫生状况大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沼气和太阳能的使用,还解放了彝家妇女,使其从繁重、烟熏火燎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提高了身体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通过项目建设,西昌几个少数民族乡村农民群众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文明素养得到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