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项目 做强融资 宜宾临港区经济腾飞后劲十足

03.08.2015  13:33

   四川在线宜宾频道消息(记者 邹霞) 宜宾临港区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6年的发展,现已进入了经济技术腾飞发展的时期,越来越优越的投资环境也让众多国内国际企业项目纷纷落户临港。

   高标准严要求 保障项目质量

  记者从临港开发区管委会了解到,2015年临港区计划完成投资135.6亿元,全区列入省重点项目9个,其中临港区牵头项目5个,分别是临港国际物流园、国别园、红牛、散货泊位和环长江旅游景观大道,其中临港国际物流园列入省重50大,国别园项目列入省重100大,市重项目26个。

  为强力推进省市重点项目,临港区项目中心会同投促中心、企服中心及规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对每个省市重点项目采取倒排工期,制定每个项目推进工作实施方案,把每个项目的具体工作任务及时间节点分解落实到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省市重点项目。

  一直以来,临港区高度重视项目工作,每个项目责任都会细化落实到工作组、落实到人头,一项一策、创新突破,有针对性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超常规推进项目工作。

  为进一步强化项目推进的协调配合,健全项目运营管理中心项目组与用地保障组的无缝对接机制,临港区通过项目中心领导与用地保障指挥部领导及时对接,项目运营管理中心项目组与规划、建设、管理的无缝对接机制,及时沟通情况为项目建设保障土地,实现项目的有序高效推进。

  通过进一步强化对项目的督查督办和激励考核,形成推进项目建设的强有力抓手,保证项目完成保质保量。

  记者在临港区河湾苑安置房二期工程施工现场看到,施工现场除了有施工监理单位现场监工以外,还有安置房的几位业主代表现场监督施工,保证项目质量让业主满意。

   保姆式服务 做企业娘家人

  良好的投资环境,需要政府优良的服务做铺垫。临港区自成立以来,除了政务服务中心以外,先后成立了专门为企业服务的企业服务中心和行政审批中心,不断简化办事流程,推行一条龙服务、“绿色通道”服务等保姆式服务,获得了企业的好评。

  据临港区政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区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149998件,办结149998件,按时办结率100%,实际办理提速97.36%,群众评价满意率100%。开通绿色通道20次,无超期件发生。

  此外,临港区还深入推进“两集中、两到位”,建立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健全绿色通道制度,政务服务中心国土房管窗口实行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强力有效推行“地房合一,两证齐发”,为群众节约50%的办事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临港区还通过“行政审批短信取件通知及评价系统”,实现办结后及时短信通知群众取件和短信办件质量评价,获得了群众点赞。

  临港区政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后工作中,临港区将充分利用“电子监察”手段,进一步加强大厅管理,加强市民服务平台运行管理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的运行管理。

   强化融资 卯足发展后劲

  一个地区经济的腾飞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作为基础动力。2014年临港区筹集建设资金工作取得较大成效,全年筹集建设资金44.7亿元,实现融资33.1亿元。今年以来,临港区更进一步创新投资融资机制,鼓励引导社会投资。加快构建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融资协调机制,大力推广PPP和特许经营模式。

  四川港荣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港荣公司”或“公司”)作为临港开发区公司化运作平台,为更好地推动开发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产业港、开放港、创新港”战略。

  港荣公司在区管委会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融资平台对政策性银行的主贷作用,先后通过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宜宾市商业银行为临港区土地整理、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融入近40亿元资金。

  近年来,港荣公司通过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信托机构、大型央企深入探讨,积极做好各项工作拟通过发行债券、参与设立基金、打造一般类经营性平台、PPP项目公司混合所有制等多方位、多渠道开展融资,积极参与临港区与翠屏区、南溪区、江安县、川发展、金鼎控股等单位深入探讨跨区域发起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城市投资发展建设基金,将各区县的项目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港荣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现正按照“1+N”发展模式与资本实力较强的企业、银行、保险等机构投资者合作制定适宜临港区的产业引导基金、城市发展投资基金、物流产业引导基金相关方案,并筹建设立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

  预计至2017年,公司将实现资产规模200亿元,承载投融资规模150亿元,营业收入15亿元;2020年实现资产规模500亿元,承载投融资规模350亿元,营业收入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