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联公布45项提案 减税成热词力促非公有制经济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昨日(2月27日),全国工商联召开提案通气会,向媒体公布了总计45项提案和大会发言11件。
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庄聪生介绍,这些提案和大会发言是从115件提案初稿中遴选出来的,来源于各省(区、市)工商联、副省级城市工商联、商会、企业及机关各部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翻阅全部提案后发现,作为民营企业的大本营,全国工商联的大部分提案都围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减轻民营企业负担等方面展开。
力促非公有制经济破“门”
庄聪生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今年提案报送上看,新能源商会、医药业商会的很多提案线索都是来自会员企业。民营企业长期在生产经营第一线,对各种“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有最直接的感受,反映的问题准确,提出的建议实在。
今年全国工商联的一号提案为《关于进一步激发民间资本活力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建议》。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截至2012年底,在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私有经济资产总额占56%,外资经济占21%,国有经济占23%。
全国工商联认为,在现有股份制企业中,存在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现象,民间资本没有控股权和发言权,难以发挥民间资本市场反应快、决策灵活等优势,民间资本参与积极性不高。
提案认为,国有资本除极少数关键领域必须保持投资和绝对控股外,应从一般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或只保留参股权,通过减持、增资扩股和发展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
从全国工商联的提案与大会发言不难看出,各地如火如荼的城镇化建设是民营企业最想参与其中却颇有些望洋兴叹的领域。
其大会发言称,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权利过大,常常在城镇化中“主导”过度,越界充当主体,在一定程度上对民营企业参与城镇建设产生挤出效应。
“在城镇建设中的一级土地开发、供电供水、交通通信、燃气热力、垃圾污水处理等领域设置不合理门槛,将民营企业拒之门外,大多由政府主导投资、国企垄断,不仅效率低下,服务的质量也不高。”这份发言如是说道。
全国工商联建议,要加大社会资金下乡的政策扶持力度,制定出台鼓励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优惠政策,凡是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投入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银行和政府优先支持,充分体现“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呼吁多方面减轻企业税负
在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吹响号角时,全国工商联围绕改革共提出了16件提案,其中涉及财税体制改革的就有6件。
庄聪生解释说,这主要是希望通过降低税率,激发市场活力,内容包括调整二手车交易税率、对环境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企业实施所得税优惠、取消印花税推进税制改革、调整物业管理行业税收政策、减免美容修饰类化妆品消费税等6项减税措施。
比较受人关注的是环保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企业减税提案,目前该类企业涉及超过6项税收,所得税是主要税种,税率最高,为25%。全国工商联提案认为,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驱动型产业,税收优惠是最为有效且易于操作的扶持措施。
目前该类企业可获得 “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但实际运行中,污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治理等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经营期限较长,多为15~20年甚至更长,6年的税收优惠期相对较短。
提案称,环保产业主要收入来源于国家处理补贴及环境产品出售,国家给予补贴的基本原则是保证企业保本微利。“如果一方面要给予补贴维持企业正常盈利能力,同时还要征收大量税收,对当前大部分环保企业而言,很难维持正常运营和发展。”提案称。
为此,全国工商联建议,环保基础设施投资运营企业所得税税率减按15%的税率征收,调整“三免三减半”为“五免五减半”优惠政策,并比照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免征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的政策。
另外一份提案也引起了广泛讨论,这份提案建议取消除证券交易外印花税,以激发企业活力。
该份提案认为,取消证券交易外印花税理由有两方面:印花税征收成本巨大、征收额较小,成本收益不匹配,免除以后对税收总量整体影响不大;另一方面,免除印花税可以降低企业税负,减少企业涉税风险,一定程度上激发企业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