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局四项措施推进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
02.09.2016 04:00
本文来源: 食品药品监管局
一是强化绩效管理,确立目标导向。南充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和市卫计委首次将药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目标考核。南充市局就药械监测工作专门制定目标绩效考核细则,从监测机构人员、网点建设、联合工作、宣传培训、报告数量等方面指导各县(市、区)局开展监测工作。
二是发布信息通报,督促工作落实。 每季度市食药监管局和市卫计委联合发布监测情况通报,通报各县(市、区)、各医疗机构药械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通过比较,针对性督促各县(市、区)局以及全市县级公立、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履行监测职责。每季度根据辖区内监测信息,发布用药用械警示信息,指导临床合理安全用药用械。
三是抓好培训和评估,提升监测能力。 通过开展三级医疗机构药械安全性监测能力提升专科培训、开展全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评估暨培训等措施,医疗机构监测报告上报水平和评价能力明显提升。
四是开展现场督查,确保工作质量。 对报告进度落后、报告质量差的医疗机构,派员现场督促指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上半年开展各种类型监测报告(尤其是多例集中报告、严重类型报告、死亡病例报告)现场核查百余人次,有效减少了医疗机构漏报、集中报告、虚假报告情况,确保监测报告真实、规范。
上半年全市累计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2255份,其中新的、严重类型报告约占总报告的53.8%,累计上报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472份,集中报告情况显著改善,药品监测报告总数、器械报告总数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15.5%、166.7%。
本文来源: 食品药品监管局
02.09.2016 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