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提出两个20项建设任务

28.02.2016  10:49


本网消息(文/苇塘 图/乔小鹏)2016年,我们要紧抓机遇,对标城市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大力实施人才战略、特色战略和国际化战略,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找准发展短板,求新求变谋发展,努力推动“十年跨越三步走”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推动“高水平办好成都大学”实现新突破!


2月25日,学校2016年工作研讨会上,王清远校长在部署学校年度工作时提出上述工作要求,强调2016年是学校跨越发展进程中尤为重要的一年,全校上下务必团结一致,攻坚克难打硬仗,按照教育部要求,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为早日恢复成大校名奠定决定性基础。


为切实贯彻高水平办学和恢复大学校名的条件及要求,王清远提出,学校2016年工作要着重抓紧抓实20件年度工作大事和20项高水平大学近期建设任务的落实。


王清远强调,新的一年,学校将全面推进恢复大学校名工作,启动并实施“十三五”规划,完成学校综合改革方案,深化学院核心竞争力建设,推进学院分类发展、特色发展和职称分类评聘,做好新增硕士点申报和学位点评估,加大研究生招生及培养工作力度,强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增加一本招生专业,协同推进学科群、学科交叉中心、研究院、创新团队建设,做好教学成果奖、科技成果奖、国家基金及专项申报工作,启动学校人才工作“百人计划”,做好食品工程专业认证工作,继续加强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和特色专业建设,积极推动国际课程文化周与成都国际友城创新创业校长论坛活动,拓展孔子学院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一步争取支持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好图情中心与新教学大楼,启动成都大学附属幼儿园、附小和附属医院新院区建设等。


王校长就学校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推动恢复大学校名的近期工作,提出了20项主要任务清单:进一步凝炼和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科群特色方向凝炼,集聚和彰显专业特色与优势;工学、教育学、管理学和人文社科主要学科门类实现硕士学位点全覆盖,建成一批国家、省市和行业一流或特色学科;进一步加强一级硕士学位点(领域)建设,加快研究生培养;加强国家级人才培养质量工程项目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国家级创新创业与学科学术成果取得更大成绩;本科及以上全日制学生占比进一步提高,留学生人数进一步增长;毕业生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考研与出国率不断提高;专任教师结构进一步优化,水平进一步攀升;博士后基地建设和联合培养博士工作取得进展;进一步加强国家级人才、省部级专家和学术带头人、高水平团队建设;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取得新成绩;国家级科研成果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取得新进展;提升高水平科研承担能力,国家级高层次科研项目不断增加;加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其他省部级研究中心、基地建设;加快新校区建设;加大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及实验室建设投入;加快图书文献中心建设;积极争取省市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支持;加强宣传报道,凝炼办学成果,建好成果展示厅。他强调,各相关责任单位要按照上述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指标要求和时间节点要求,拟定计划,落实举措,推进工作,确保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压力就是动力,挑战就是机遇,突破瓶颈就是新的腾飞。20项年度工作大事和20项高水平大学近期建设任务的提出,彰显出学校全面深化改革,落实高水平办学目标任务的坚强决心,清晰地绘制出学校加快推进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途径,拉开了学校全面启动“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设的大幕。


工作研讨会分组讨论中,参会人员纷纷发言,认为王清远校长部署2016年度工作提出的20项年度工作大事和20项高水平大学近期建设任务,思路清晰、内容具体、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对学院和部门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学校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快速发展关键时期,这些目标和要求,让我们倍受鼓舞,信心满怀,催人奋进。”“四十项工作任务清单,给出了我们工作的清晰蓝图,也是我们推动工作的明确任务书。


(编辑 唐伟 责编 周小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