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50项便民服务未来在"市民驿站"就可全办理

08.11.2017  13:06

  昨日下午,我市首次召开全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现场推进会,当来自政府各部门及区市县的上百号参观人员踏入玉双路一家红旗连锁时,大家很快被超市内一块单独辟开的区域所吸引。

  这里没有任何货架,而是沿墙根儿放了几台便民服务自助终端机。原来,这就是成华区正试验探索的“市民驿站”,居民来这里可完成98项事项的操作,包括综合政务、税务、金融和生活服务等。

  在众人的注视下,市民周女士只用几分钟,就把交通罚单交了。“我家就住隔壁,确实很方便,不需要排队,也不用专程跑到交管局或者工商银行。”不过周女士也挑了挑“毛病”,“如果条码不用输入,能扫描就更好了。”周女士称,上月她还在这里打印过自己的社保证明,顺便查了查今年的公积金账户。

  这项老百姓家门口的服务,让不少参观者啧啧赞叹。在随后的交流发言环节,成华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也作为代表首个上台发言,“‘市民驿站’运行3个月以来,累计访问量已达到13.14万人次,累计办理事项3.68万件次。”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的市民驿站,在整个成华区已经陆续布设6座,该区已计划年底前实现市民驿站全覆盖,3年内社区全覆盖,未来将实现150项便民服务、481项政务服务在自助终端一次性办结,构建起“5分钟便民服务圈”。

  推进社区发展治理 各有看家招数

  类似于成华区这种“互联网+”社区便民服务模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办事,正是我市开展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三年计划中“服务提升行动”的一大精髓,即依托商场、超市、便利店等叠加政务服务功能。

  除了参观“市民驿站”,行程路线中还包括现场观摩另外两个社区各自的特色,牛沙路社区居民可以免费学习制作蛋糕的手艺,锦官驿社区家庭经济困难的居民不必担心孩子放学无人接,因为这里有社会组织的志愿者免费代接并辅导作业。

  现场参观完毕后,除成华区外,昨日下午,来自双流区、邛崃市、金牛区人民北路街道、青羊区草堂街道草堂路社区等地的代表,还上台进行交流发言,介绍经验。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发言中有不少亮点。如双流区到2020年,将全面完成103条背街小巷整治和城市社区道路绿化净化美化,打造精品开放街区9条,改造提升黄龙溪特色小镇,保护一批川西林盘。

  邛崃市已完成医疗卫生、文体教育等配套设施提档升级,力争三年内建成“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还将投入2.4亿元,完成邛窑遗址公园等“小游园、微绿地”项目建设。

  三年计划出炉 五大行动提升城市品质

  昨日的交流会上,还发放了《成都市社区发展治理“五大行动”三年计划》。按照总体目标,到2020年将切实解决一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及城市品质提升密切相关的具体问题。

  成都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在实施老旧城区改造行动上,到2020年,全面完成棚户区改造4.68万户697万平方米、改造88个城中村项目20738户、改造老旧院落1820个。

  在实施背街小巷整治行动上,要求以中心城区、郊区新城城市建成区以及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镇、旅游场镇为重点,整治背街小巷“乱象”,切实解决背街小巷“脏乱差”问题,畅通街区街巷“微循环”,实现街区留白增绿。

  在实施特色街区创建行动上,以建设小街区规制为目标,从城市空间尺度上针对社区建筑功能、密度、高度、体量、色彩建立设计导则,打造特色乡镇街区,进一步彰显“老成都、蜀都味、国际范”的独特韵味,打造精品开放街区200条。

  实施社区服务提升行动上,要求坚持以“服务居民、服务企业”为导向,创新服务机制,不断提升社区服务供给的能力、质量和效率。特别是实施“互联网+”社区便民服务计划上,要建设信息服务终端设备和一体化信息服务站,打造一批示范点。

  实施平安社区创建行动上,要求推动政府、社会、市民共商共建共享,用新发展理念凝聚城市精神,培育“向上、向善、向美”的社区精神。

  成都商报记者 辜波 摄影记者 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