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城市音乐厅”建设 打造一流音乐艺术院校(一)交通顺达、环境改善、一流观摩
一、形成全新交通网络
城市音乐厅和音乐坊项目的建设,将大量利用地下空间,着重疏通断头路,引入3条地铁项目,新增9条人行通道和10条行车道,并连通15条步行道,大大增加川音周围区域的交通便利程度,形成全新的交通网络。首先是一环路下穿科华南路,分离过境交通,实现机动车快速到达。其次是加密轨道交通线网,增设社区巴士线路,加强公交服务,实现人流快速集散。最后加密路网,增设通道(含地下通道),打通新生路至一环路段道路,形成界面连续、视线通透的廊道空间。同时连通地下步行交通网,直达地铁3号线磨子桥站,沿锦江也将布局地铁线。城市音乐厅地下负三层至四层为地下停车库,共约550个停车位。艺术主题酒店地面和地下停车位共110个。
二、打造音乐坊特色街区
川音周边将打造规划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音乐坊街区,与城市音乐厅同步投入使用。音乐坊总体布局为“一心一轴,三区五街七点”。以“一心一轴”为核心,“一心”即城市音乐厅,“一轴”即依托丝竹路,打造“音乐大道”,作为音乐坊的产业发展轴、特色展示面与文化体验地。同时又以“三区五街七点”作为功能拓展延伸,“三区”即3个音乐产业集聚片区,包括教育培训区、创作制作区、民俗音乐区;“五街”即5条音乐特色街,包括乐器展售特色街、创作体验特色街、教育培训特色街、音乐文化特色街、酒吧娱乐特色街;“七点”即形成7个街头艺人表演点。建成后的音乐坊将植入音乐艺术博物馆和音乐体验馆及艺术书屋等休闲体验功能,打造多媒体群众音乐广场、音乐游园、琴键步道、音乐喷泉、音乐雕塑公园、涂鸦墙等20多个点位的街头小品,形成宜人景观环境,并利用沿街场地,增加音乐创意集市与特色休闲等商业外摆,营造音乐特色氛围。
原社科部主任、历史文化研究专家毕兴教授感慨地说:“川音成立之初仅占地二三十亩,校内建筑稀少,教学条件艰苦。现在城市音乐厅的建设为学校教育教学、艺术实践、科研创作等提供了一流的、国际化的硬件设施和展示平台,为川音再上新台阶提供有力支撑,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以川音为中心的音乐产业基地、艺术教育聚集区等,这是我们老一辈川音人不可想象的,让我感到非常激动。”
三、畅享一流艺术体验
川音将以建设国际化高水准的城市音乐厅为契机,大力引入国际一流、国内一流、有市场、有品位、有水准的交响乐、歌剧等音乐类及综合艺术类节目,努力承办各类音乐艺术赛事,提升川音及城市艺术的品味和影响力。构建能“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公共艺术空间,形成高雅音乐、民族音乐、通俗音乐竞相发展新格局。川音拥有编制齐备、在省内外有广泛影响、全国音乐院校中唯一的职业化运营的“川音交响乐团”以及“川音民族管弦乐团”、“川音合唱团”和为学生提供艺术实践的“川音学生管弦乐团”、“川音附中学生乐团”,这些专业展演和艺术团队将为成都市民提供一流的、持续的艺术欣赏与观摩机会。此外,学校全资文化企业——川音尚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拥有高素质、高效率的运营及艺术作品生产团队,公司正在积极为即将建成的城市音乐厅储备管理、运营、表演等方面人才,以满足各种层次观众的音乐欣赏需求,通过展演平台熏陶和普及高雅艺术走向人民,带给广大群众一流的艺术体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我省确立文化强省战略,我市着力打造国际音乐城市,建设城市音乐厅、音乐坊,这都为川音转型升级,夯实文化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