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革新技术---“十二五” 我省农村机电提灌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农村机电提灌设施,是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十二五”以来,我省农村机电提灌工作按照农业实现“三个转变”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标,充分发挥提灌工程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保障与救灾应急作用,与蓄水工程、引水工程共同构建了我省基本粮食生产能力和抗旱救灾的农业生产用水保障体系。
一、发展理念革新
转变观念,创新思路,是“十二五”期间我省农机提灌工作的大事。2011年2月18日全省农村工作会上,时任省委书记刘奇葆同志强调指出:实际工作中,我们对提灌重视是不够的;不要简单地排斥或者不重视提水灌溉;要加大机电提灌设施的建设力度,构建构建“蓄、引、提”相结合的农业生产用水保障体系。省委、省政府在《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快农村机电提灌设施建设、维修和更新改造步伐,保障机电灌溉面积和常年提水能力的稳定”和“因地制宜修建一批低扬程小泵站,配套完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示范基地核心区域需要的提灌设施”。省委、省政府的英明决策,在发展理念上科学定位了农村机电提灌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指明了发展思路、方向、重点和措施,成为指引 “十二五” 机电提灌工作前行的灯塔。
二、资金统筹出新
“十二五”期间,财政、农业、发改、水利、国土、电力等部门凝聚共识,主动配合协调,共同推进我省农村机电提灌事业加快发展,省级财政专项预算高速增长,各部门资金统筹使用,社会各方面投入积极增加。五年来,全省累计投入机电提灌资金29.88亿元,比“十一五”增加40%;新增提水控灌设备12.02 万台套/73.96万千瓦,增长30%以上;新建和改造电灌站17728处/52.53万千瓦,分别增加26.8%和18.2%;新增和改善提水能力 18.76 亿立方米、新增提水控灌面积174.79万亩,增长幅度均超过100%。常年保栽水稻面积1000万亩以上,累计提水达168.11亿立方米,水稻保灌面积达到6418.61万亩,为我省粮食增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管理机制创新
首先,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了《四川省农村机电灌溉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四川省农村机电提灌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加强农村机电提灌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机电提灌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加强了管护机制建设,构建了从项目规划勘测设计、建设管理监督、绩效考核、设施运行管护的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实现了科学化管理。2013年省政府省级财政专项绩效考核,农村机电提灌项目名列前茅。其二,出台了农村机电提灌站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构建了“权责明晰化,管理规范化,投入多元化,营运多样化,服务专业化”的农村机电提灌站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三,积极创新农村机电提灌信息化管理。依托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稳步推进“数字化”的农村机电灌溉管理平台、“智能化”的农村机电灌区操作运行平台、“无人化”的农村机电灌溉日常管护平台建设,构建全方位、大数据、移动互联的四川农村机电灌溉信息化平台体系,最终实现对全省农村机电灌溉设施及机电灌区的自动化、智能化、远程化和互联化管理。目前,全省三分之二的农村机电提灌站基础信息已经“入网“,远程智能化管理运行、以“网”替“人”的无人自动化日常管护技术进入研究与示范阶段。2015年4月18日央视《新闻联播》予以报道宣传。
四、发展技术推新
一是制定了《小型泵站设计规程》等六个机电灌溉地方技术标准,对推动机电提灌建设走向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与保障作用;二是历史性创新了太阳能光伏提灌站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赢得了省领导、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充分肯定。米易县草场乡龙华村七组太阳能提灌站,装机功率虽然只有5.5千瓦,灌溉枇杷面积却多达400余亩,受益农户120户、437人。投入使用后,项目区枇杷每株增加产量1.3千克以上,亩均增产78千克以上,亩均增收超过了1560元。三是推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模式的广泛运用,提高技术水平。先进的软启动装置、节能电机、潜水泵集成技术、远程智能控制技术、泵管渠一体化技术等新设备得到重点应用推广。四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水平。坚持学以致用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课堂教学与现场讲解相结合,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内容、形式灵活多样的各种培训,五年培训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超过45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