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相机,摄影也能玩转奇思妙想
张晋作品展览现场全景。本文图片由A4美术馆提供
张晋,记忆:又一季里谈到的西荷,艺术微喷,2015。
在人人拿着相机、手机拍摄的时代,一些职业摄影师却放下相机,改用更自由的方式创作
“全民摄影”的时代,随处有人拿着相机、手机拍摄,分享图片,“摄影”似乎成了一门没有门槛的艺术。这样一个“人人都可以成为摄影者”的年月,职业摄影师又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12月23日下午,“回路——2000年以来的西南影像实验”艺术展在成都A4美术馆开幕,展出目前生活、工作于成都的11位摄影师的近期作品。
如果你对黎朗、张克纯、张晓、张晋等人印象,建立在他们近年的《30219天》《北流活活》《海岸线》《又一季》等经典摄影作品之上,那么他们参加此次展览的新作一定会让你吃惊。此次,他们都不约而同地放下了“吃饭”的家伙相机,改用科学实验、现成照片、实物、声音等方式,创作自己的新作。□本报记者余如波
黎朗:
用390张老照片重建“1974”
参观黎朗作品《1974》,需要穿过一座临时的“门”后拐弯进入,如同走进电影放映厅的感觉。偌大而昏暗的展览空间中,5台幻灯片播放器正将正方形的黑白老照片投影在墙面上,每“咔嚓”一声便切换一张。390张幻灯片,播放“一轮”需要将近27分钟,配以黎朗本人的四川话旁白回荡四周,让观众如同在欣赏一部充满质感的老电影。
这些黑白照片,没有一张出自黎朗的拍摄,全是他长期以来收集的家庭照片。“它们本来应该安静地躺在私人相簿里,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流失,出现在旧货摊、二手市场或者被随意丢弃。”黎朗认为,这些脱离了原本语境的照片,其实也就不再具备任何意义和价值,它们如同流浪者一样在世界上漂泊,无人知晓其来龙去脉。
为何以它们来架构自己的新作?这源于一个特殊的时间点:1974年。那时候的黎朗才5岁,通过家里的收音机,开始建立对世界的认识、想象。“我们有了理解、感知的能力后,有些记忆会随着成长逐渐消失,但总会有一个开始的地方,而我的‘记忆元年’就是1974年。”他将当年参观雕塑《收租院》、参加迎新年文艺晚会等经历录制成旁白,配合幻灯机播放的老照片,以及展览空间入口处的1974年国内外大事记,希望借此让观众构想自己的“1974年记忆”。
近年来,黎朗一直以影像的方式,关注“时间”“记忆”等话题。前作《30219天》,黎朗拍摄了父亲病中的肖像,以及他去世后留下的遗物,并用铅笔在照片上书写了父亲在世的每一个日期。“《30219天》是个体记忆,《1974》则关注社会记忆。”黎朗觉得,尽管后者不以相机完成,但它从“拍摄”图像变成“获取”“利用”图像,这让自己的创作相对而言更加开放。
张晓:
“摆脱工具”获得极大自由
紧挨着黎朗作品《1974》的一面展墙上,密密麻麻地排列了一整面墙的婚纱照:海边的礁石上,一对新人身着礼服、婚纱,定格人生中幸福美妙的一刻。整整288张照片看起来似乎别无二致,然而仔细观察,却能发现每张照片的面容其实各不相同——288对新人,通过电脑软件Photoshop的帮助,拥有了一张背景完全相同的婚纱照。
这是摄影师张晓的参展作品《甜蜜的爱恋》,然而这些婚纱照并不由他拍摄、制作,而是出自张晓老家山东烟台的一位乡村摄影师之手。“每逢乡镇赶集或者农闲时候,他开车携带笔记本电脑、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以及耗材,摆摊用最短的时间为村民现场制作照片,包括扫描、后期制作、打印甚至装框,整整十年间都以此为生。”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晓来到这位摄影师家中,意外发现了这批PS婚纱照,这让他觉得“十分震撼”。“拿到这些照片之后,我试图赋予他一个艺术家或者社会学家的身份,借用他的方式和视角去审视乡村在时代的巨大变迁中,以何种方式应对情感和审美的共同缺席。”张晓觉得,这些看似艳俗的影像,其实正是很多人认同的“美”。“就我的个人经历来说,这些影像充斥在我的成长里,甚至直到现在我身边也是如此。”
“《甜蜜的爱恋》是我关于故乡主题的延续。”张晓介绍,此前的《大姐》系列,自己直接扫描了大姐的相册;后来的《亲戚》,则将家里人和亲戚的老照片交给这位摄影师,让他更换背景进行翻新;今年初在烟台举办展览,张晓也邀请他为观众现场制作照片。“不依靠照相机,并不是要抛弃照相机。在我的创作中,我依然在坚持拍照片,但同时我也会使用扫描仪,使用现成品进行展览,或者利用网络。在这个摆脱工具的过程中,我会获得极大的自由。”
张晋:
科学和艺术都不应该“高冷”
熟悉张晋的人都知道,这位39岁的摄影师其实是个海归化学博士,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理工学院。不久前,张晋登上江苏卫视知识问答节目《一站到底》舞台,就好好“秀”了一把自己的专业背景:他制作了一台名为《谈特斯拉先谈锂电池》的装置,利用特斯拉高压线圈产生电弧,电弧再震动周边的空气,播放出《一站到底》开场曲。
“回路”展览现场,张晋作品《两件新作和一些文本》给人的第一印象,同样类似于一间化学实验室。展览空间中央搭起一座平台,上面放置着不少实验装置,如利用磁场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原理搅拌液体的磁力搅拌器,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的铁架台等,以及一张数百年前绘制的实验图。周围的墙面上,才是张晋的平面和影像作品。
这样布展方式,源于特殊的创作背景。“多年前我在《自然》杂志子刊发表了一篇科学论文,谈论如何通过手机充电和放电把一粒砂子变成无数的粉末,这次的作品试图将背后抽象的科学理论可视化、图像化。”张晋介绍,他并不借助于相机和镜头,而是直接在暗室或明室,通过一些科学实验手段直接在大尺寸X光胶片进行图像实验。例如借助磁力搅拌器完成的作品,就在蓝色底片上呈现出圆圈状“光晕”效果。“从这个角度看,这已经是在做化学实验了。”
“我总是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要从化学转行到艺术?”张晋坦陈,重新审视那段个人史,长达十余年的科学训练其实已经植入自己的创作脉络。而且在他眼中,传统胶片摄影感光、显影等环节背后,本身就离不开大量的化学原理,自己只是脱离相机直观呈现出来。“寻求科学和艺术的结合,这是我真正能够做的事情。”张晋希望观众能“融入”他的展览空间,可以开心地玩起来,因为在他看来,“科学也好,艺术也好,都不应该是高冷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