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手作有价艺无价 标价300万竹编梅瓶舍不得卖
63岁的姜成国展示汉绣。
洋盘非遗节
网店来了,直播来了,已有1200余万人次网友线上“围观”
奢侈非遗品
一套苗绣晚礼服,定制价格是十多万,一般的也是好几万
6月13日,第六届非遗节开幕第4天,非遗博览园内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国际非遗节落户成都已经10年,除了观展览、看演出等保留节目,本届非遗节可谓全新升级,变化多多。原本鲜有问津的刺绣作品,搭上了电商的快车,观众在展柜旁扫扫二维码,便可立马进入网店血拼;网红们霸屏已久的直播平台也出现了新鲜的面孔,非遗传承人在镜头前一展绝艺,手指翻动间还不忘回答热心网友的提问;就连原本价格亲民的非遗手作,也开始牵手国际品牌推出高端定制,价格水涨船高却被藏家早早预订……
逛过本次非遗节,有人说,逛出了奢侈品店的时尚感,逛着逛着也就会为空瘪的钱包汗颜。但这在业内人士看来,能让市民跺跺脚、咬咬牙才能买到的手工艺品,才会更被人珍惜,更会懂得作品背后的文化价值。
京绣传承人刘树敏多次入镜直播。
更潮流
直播+电商
非遗也在互联网化
“来自湖北武汉的姜成国,向观众展示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汉绣,而且还是无底稿刺绣。他是刺绣大赛中为数不多的男性‘绣娘’……”13日上午,中国传统工艺新生代传承人竞技比赛之刺绣赛在世纪舞西展厅内进行,与此同时,漂亮的女主播则在镜头前展开了现场直播,很快便吸引了60万网友在线围观。这样的直播场景每天都在上演。据组委会统计,非遗节开幕4天,已有1200余万人次网友线上“围观”非遗。
数量庞大的粉丝群体,也迅速转化成惊人的购买力。当天上午11点,来自陕西高平的赵肖林在刺绣比赛中飞速穿针引线,不一会儿就在一个红色的肚兜上绣出一只美丽的凤凰。惊叹之余,她面前展示的如意锁香囊便被抢购一空。没抢到的观众也没空手而归,因为他们可以从赵肖林的师父、姐姐赵翠林掏出的手机上,扫码进入微店选购绣品。上一届还是稀罕物的二维码,在本届非遗节上也变得稀松平常。不少参展商都在展柜的醒目位置张贴了二维码,方便市民进网店浏览琳琅满目的商品。
而在四川省非遗中心的巴蜀工匠·非遗精品展上,71岁的刘氏竹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嘉峰,则在儿子刘江的指导下客串了一把“网红”。直播镜头前,他将不到一厘米宽的竹片均匀分割成20根竹丝……如此神技在直播镜头中放大,引来网友一水的“神奇”“看呆了”的好评。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直播链接直接挂在刘嘉峰的淘宝网店上。“以往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品曲高和寡,观众不懂背后的工艺和技术,也舍不得花钱购买。而直播让手艺人和买家面对面交流,带动了手工艺品的销量。”阿里匠仓合作发展总监汤启鹏愿意帮助手艺人搭建这个平台,让更多买家了解非遗,愿意为技艺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