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 让群众“话有地方说”

16.10.2014  17:23

        中新四川网10月16日电 (刘刚 通讯员张趣)“‘最后一公里’通不通、畅不畅,将直接影响为群众服务的成效。”16日,眉山市青神县委群众工作部部长王思进说,自今年上半年启动教育实践活动以来,青神县立足于解决“四有”问题,让位在“最后一公里”的群众,使百姓真正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及改革发展的成果。

        王思进介绍,以民为本解决群众诉求,主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干部要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为民服务的态度,深入基层、群众,推进‘事’要解决,把群众当亲人、当家人。他认为,作为群工部门,对来访群众要笑脸相迎,热情接待,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及时督办、回访,切实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把群众诉求解决在群众家门口。

        据了解,青神县在解决群众诉求,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中,实施重大项目稳定风险评估,继续坚持领导干部接访制度,完善基层群众诉求平台,落实群众诉求首问责任制,坚持群众来访当天办理制度。通过构建县、乡、村、组“四级联动”网络,切实从源头上和制度上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整体推进群众诉求受理、专办、交办、督办、回复工作的落实,做到群众的诉求件件落实、事事回复。

        “2014年,全县89个村(社区)的阵地建设,必须作为群教活动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完成,要让群众能找得到地方办事。”青神县委书记黄国清认为,村级阵地建设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目前,青神县利用村级阵地建立健全服务代办点89个,代办各类事务4500余件。依托活动场所,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900余场次,村级活动场所已然成为党员群众愿去、能去、常去的“民心会所”。

        “有了这个阵地,我们开会学习可以不用乱跑,办事也好找人,没事还可以在这里活动。”兰沟村村民秦某说。

        今年3月,青神县政务服务中心在“部门联征”中接到群众反映供排水公司和天然气公司窗口收费时间太短,群众缴费极为不便的问题。随后,该中心立即落实代办员与两单位交涉,供排水公司已将缴费时间从4点30分调整为5点,同时,这两个单位还开通了网上银行缴费,让群众缴费更加便捷。

        据悉,青神全县已建成县、乡、村、组四级政务服务体系,落实代办员959名,制定完善各类规范、考核、管理制度36项,并完善了乡镇便民服务和村(社区)代办点便民服务,开展各类代办服务5200多件,并对窗口工作人员、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村(社区)代办员进行了业务、礼仪培训,确保服务质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