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相伴好读书

06.12.2013  15:39

  细雨绵绵,丝丝凉意,当我的手伸向脸庞挠起被风吹乱的两鬓发丝时,抬头看见那正在飘零的银杏叶。俗话说,秋风扫不尽落叶,这时我想起了飞逝的时光,也想到扑朔迷离的未来。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却高唱:“我言秋日胜春朝。”进而诗情大发,吟唱出千古经典,流芳百世。是什么让他在萧瑟中找到希望?乐观的心态?丰厚的人生历练?或是或不是。然而能淋漓尽致的表达自己的情感,离不开他渊博的学识,开阔的眼界,高尚的情操,而这些都离不开读书!于是我明白,人因读书而境界不同,读书能使我们充分的表露自己的思想,读书能使我们的灵魂得到升华。

  还记得,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除了教科书和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几乎不会主动翻阅书籍,不知对书籍怎么就没兴趣爱好。有一些同学,课堂上常被老师收出藏在课本下的小说或是杂志。那个时候,只有上作文课的时候我才会主动翻阅我们唯一与我们学习生活相关的《少年时代》。里面有青春故事、有好的作文、还有一些辅导题。几年来,以这样的单一的学习方式考上了高中。现在回想起高中三年,实际是很苦的。清早六点,钟声一响,立马起床,匆匆刷了牙洗了脸,迷迷糊糊地跑到教室。拿上课本,便放开嗓子朗读起来。每天早上英语和语文轮换着朗读。老师布置要背诵的,自然要背个滚瓜烂熟,没有布置的,读的次数多了自然就能背诵了。上午下午,上课如仪。下了晚自习到回到寝室趁灯亮的半个小时,洗漱完毕后,还要在寝室熄灯之前看看书,或是躲在被窝里,把白天背过的书再背一遍,然后倒头便睡,第二天起来又重复着昨天。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课本上的许多古文,至今都还能背得下来,实在是那时不知念了几百遍所致,说是记在脑子里的,倒不如说是刻在脑子里的。就这样日复一日考上了大学。

  大学生活比高中生活有趣多了,课余时间充足,作为新生,或是几个成群的跑到网吧去上网一到两个小时的,或是去阅览室或自习室,或是去图书室借书,到周末的时候就待在寝室睡懒觉或是看书,这都是我们那个时候每一个大学生的必有经历!说到借书,学校有规定,一次只能借三本,一个月归还期限,或是续借。我借的第一本书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我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了,当主人公保尔遇到挫折,迎接挑战时,我心里也充满紧张和期待。我能感受到保尔内心深处刻骨的挣扎,是那么的真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看完这本书我震撼了,对生活,对自己的认识也分明了。同时,我看书的兴趣就这样被激发了!

  之后我读了托尔斯泰的《复活》。看完之后,我通俗地理解为“复活”应是死去的人再一次获得生命,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有这种事。精神是肉体的支柱,有些人虽然活在世上,却只是行尸走肉,受人唾骂。相反之,有的人虽已死去百年,却永存于世,受到世人的敬仰。在堕落的人中,也有从新“洗清”自我的人。随着社会阅历的增加,我再次理解到这本书中宣扬还有道德自我完善,这个概念引导了我的方向,我学会了用严格的尺度审视自己的心灵,同时也用目光审视周围人们的道德。以前我在书中看到了社会百态,同时树立了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今是在社会中看书,因为我们总是欠缺太多东西,那些东西是先者从悟出来的真谛才用笔墨传承下来,成了今天的名著,有无数的拜读者,触及了每一个读者内心世界。

  大学毕业后步入了社会,走上了工作岗位,自己的专业知识完全用不上,正因为自己先前看的一些书,在社会上给自己导航了正确方向。多年后,自己拥有了家庭,每天不仅是忙自己的工作,回到家还要面临很多家庭琐事。已经没有大学时期那样多的闲暇去翻阅图书,所幸的是,当年很多书还完好的保存着,放在家里的某一个角落,常用的一些工具书和几本名著摆在书柜里,除了平常给书柜做清洁的时候几乎没有翻过那些书。更多的是查阅资料上百度,或是看一些网络新闻,微博,以及论坛。出门在外手机就是我们上网的主流工具,偶尔无聊的时候还是会打开手机看一些电子书,感觉现在已经被电子信息领略了,但灵魂的所在的东西无论多高端科技还是替代不了的。比如,作为一个读者来说,享受在书架间漫步,随手取下、翻开便能够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这种满盈着书香的喜悦与满足,绝非网络所能给予的。

  上学的那会儿是我们最青春的时候,我们最青春的时候,正是天时地利人和,乃看书学习的最佳时机!青春相伴好读书,开启通往人生的大门。(王婧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