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榜样】校长奖学金获得者舒青山:心之所向信息对抗 矢志不渝军工报国

26.01.2023  14:21

编者按:2022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嘹亮号角。宏图盛景是国家的、民族的、人民的,更是青年的;是青年成长进步、建功立业的大好际遇,更是青年传承历史、开拓未来的神圣责任。

为充分发挥青年榜样引领作用,凝聚蓬勃奋进力量,教育引导全校学子学习榜样、争做榜样,营造崇尚先进、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青春榜样”专栏再次持续报道我校2021-2022年度“西南科技大学校长奖学金”获得者的先进事迹。他们以青春之名追求卓越,以奋斗之笔书写青春。他们的自信自强,来自于不怕苦、不怕难的积淀;他们的过硬本领,来自于勤学苦干的锤炼。他们的“学霸简历”有着不同的闪光点,或是潜心科研、蓄势养锐,或是履责践行、勇担重任,或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望全校学生以他们为榜样,知不足而奋进,守初心、担使命,将青春气息和奋斗气质自觉融入时代的洪流,以理想者、担当者、吃苦者、奋斗者的姿态,奋进新征程,诠释新青春,创造新业绩。

青山,国防科技学院信息对抗技专业本科生,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5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获得国家级、省部级以上奖项18项,获得国家奖学金、绵阳市三好学生等校级以上荣誉21次。现已推免至电子科技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知行合一    勇往直前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父母对我的期望,”舒青山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名字的由来,是父母希望他能够“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如同松树一般不畏逆境、坚守初心。

正如他的名字一般,舒青山在大学里坚定信念,补足精神之钙,现已成为一名中共党员,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讲政治有信仰;心无旁骛,追逐专业梦想,平均学分绩点连续三年位列专业第一,现已保研至电子科技大学;沉心科研,唱响青春旋律,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5项、校级创新基金项目5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学思结合,矢志不改初心,积极参加学科竞赛获得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铜奖等国家级奖励7项、省部级奖励11项、校市级15余项;躬身力行,彰显青年担当,多次前往北川,三台等偏远地区陪伴留守儿童,志愿活动累计时长97小时,每学期积极组织团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所在实践团队累计获得校级7项奖励,并被评为“三下乡”省级重点团队;文工兼修,凝聚奋斗之力,参与文体艺术活动累计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校市级奖励10项,院级奖励6项;曾获国家奖学金、绵阳市三好学生、西南科技大学十佳励志人物等校级以上荣誉21次。

面对这些荣誉,舒青山很淡然。“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我深深地被学院军工文化所感染,无论是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军工企业的参观实习,还是军工文化课程的学习,这都促进了我思想精神的成长,我也希望能够传承这些优秀文化,将我们学院的军工精神带到更多的地方去。”舒青山现已保研至电子科技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专业,而选择的原因,他是这样解释的:“在学习了更深层次的课程后,发现信息对抗技术专业的特殊性——雷达对抗,未来战场的控制权核心又在于制信息权,而且航空领域乃至国家也急需我们专业的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这是紧缺专业,选择了这个专业,也是希望可以在这个领域尽一份绵薄之力。

知而好谦    心系军工

回顾大学生涯,舒青山将自己的经历写成了一首词《点绛唇·幸逢军工》:“幸逢军工,踌躇满怀明远志。书中苦寻,星月群灯伴。躬身事上,实践求真知。走三线,兼修文武,启程航天梦。

高考结束,舒青山出于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怀揣着一颗保家卫国的心来到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选择了信息对抗技术专业。刚进学校时,面对陌生的生活环境、繁杂的学习任务,舒青山感受到的是无尽的迷茫与困惑。在开学不久的新老生交流会上,一位学姐告诉他:“当你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去学习。”也正因为这句话,三年来舒青山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学分绩点连续三年专业第一,73门课程成绩在90分以上。大二的时候,舒青山加入了实验室,从普通成员到项目主持人再到担任军工信息技术创新实践班班长,“到团队中去,到实践中去,到项目中去,摸索真知”一直是他座右铭。舒青山以项目为驱动,着力于成果的创新创业孵化,申请发明专利3项,目前均已进入初审阶段。在中国国际“互联网+”总决赛路演答辩中获得全国铜奖。在科技双创竞赛方面,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7项,省部级奖项11项,校市级奖项15项。

在大学里,舒青山刻苦踏实,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方向有针对性地研读了相关课程,先后掌握了单片机、FPGA、图像处理等课外知识,对其专业方向有了宏观认识后,结合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积极参加各项教学科研活动,主要研究静脉成像清晰化算法,并以此为研究目标,主持并结题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和2020年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参与省级项目3项、校级创新项目4项,并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篇。

在“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舒青山深刻认识到了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差距。“起初,我认为比赛可以很轻松完成,但在实践中才发现科研的世界并非我所想象的那样简单。理论设计只是纸上谈兵,一旦付诸实践就会出现诸多纰漏。”面对挫折和失败,舒青山不断总结失败经验,秉着持“惟知跃进,惟知雄飞”的精神,积极请教团队老师和学长学姐,最后他们团队斩获了四川省金奖,并在国赛中获得铜奖。

在实验室学习过程中,舒青山遇到过许多挫折,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艰难挺过了无数个为论文挠破头皮的“炼狱”人间,也度过了无数个为实验数据废寝忘食的凌晨三点。在他压力最大的时候,每天基本上除了上课时间都在实验室,过着超越996的生活——早八晚十二。“我见过凌晨两点的西南科大,正是那些个日日夜夜造就了现在的我,培养了我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我具备了敢为人先的挑战精神和创新精神,逐渐获得了科研的素质与能力。

一点点的失败,一点点的成功,一点点的思考,一点点的尝试,一点点的拼搏,一点点的坚持不懈,成就了独属于舒青山的精彩。

”在心中   “”在行动

志愿服务既是“助人”亦是“自助”,既“乐人”也“乐己”,尽微薄之力,用一份热,发一份光,与爱同行,不负青春,不留遗憾。舒青山是校级志愿者服务团队负责人,他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用严谨认真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舒青山总结自己的志愿工作时说:“全情投入、热情参与、耐心引导、不厌其烦地解释说明,再棘手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

舒青山带领团队,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向他人传递着来自于西南科大的温暖与善意。传递阳光,冬季在校内开展捐衣捐物活动,收集大学生闲置衣物及书籍,募集资金给绵阳山区孩子送去温暖;传递师恩,作为小老师的舒青山来到游仙区柏林镇博爱小学讲授心理健康和素质教育课程,在与小朋友的交流互动中收获暖心与美好;传递关爱,舒青山多次前往绵阳北川、三台等偏远地区进行留守儿童一对一家访,在家访中了解当地的困难情况,并依靠公益组织资助累计帮助二十余名穷困儿童。“我相信我能做出更多的事情去帮助更多的人,我希望自己的帮助可以带给更多人温暖,让社会充满更多的正能量”,舒青山秉持着志愿服务的一颗初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连续两年带领团队获得校级“十佳志愿者服务团队”称号。

在“品质助学家访”志愿活动中,舒青山作为志愿者前往绵阳北川对家庭遭受重大变故的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位于群山深处的北川,地势崎岖、交通不便,但这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在家访过程中舒青山灵活变通自己询问的方式,以免给受访家庭带来二次伤害,同时他通过询问当地的村支部书记,打电话联系孩子的学校老师,进一步了解家庭详细情况。由于地势复杂,舒青山只能一路询问方向才能找到受访者,从一座山翻到另一座山,直到最后了解完详细的原因,他的脚上早被磨起了水泡。

舒青山回忆说,在一次家访时,孩子的婆婆看到他们,边抹眼泪边笑,“你们来了,我们就有希望了!”正因为这一句话,更加坚定了舒青山投入到志愿服务行列当中去的决心,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利用周末的时间参加了很多次志愿活动,累计走访了十余户家庭,徒步路线长达二十余公里。舒青山觉得:“因为还有不少的人没有开心的童年,也还有许多的儿童需要更多的爱与关怀,作为志愿者要更多地帮他们走出内心的束缚,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打开心扉,做一个坚强的人。”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家国未来。舒青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服务的初心,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帮助他人、传递正能量,给山区孩子带去温暖。

青年志愿者,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也是一个充满温情与感动的名字,在这个名字的召唤下,舒青山投身于志愿服务当中,在这里发出自己的光和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用点点滴滴的贡献铸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实际行动践行他的志愿青春!

工作、学习、竞赛、生活,他完美地平衡。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他总会做自己人生迷题中的破题人。他深知时间不会辜负努力的人,时间也会告诉你,你最该成为的人,是更好的自己。那些所有的惊艳履历,都是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准备,所有看起来的幸运,都源于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就了一个同学们眼中的“五边形战士”,作为新一代西南科大人,舒青山仍在路上……

(王丽明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