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路、光华村……这些 成些地名源自抗日战争

13.09.2015  12:05

    12日,著名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做客《金沙讲坛》,带来一场名为《八年抗战中的成都》的讲座。成都在抗战中承担的责任与牺牲,超乎想象。

    无川不成军。作为抗战大后方的四川,向全国输送兵源350万,承担了全国五分之一的抗战兵力,最终64万多人伤亡,死伤数全国第一。许多抗战中八路军、新四军的将领,更是四川人士,比如朱德、陈毅……

    袁庭栋在讲座中提到,除了兵力,全国抗战的军粮也主要靠四川这个大后方补给,成都就是解决粮食问题的中心。1938年1月,四川甚至颁布《四川省节食运动实施规则》,号召全省人民节约粮食,补给前线打持久战。那时候,全省人每天只吃两顿饭。

    抗战后期,本不在征兵序列的青年学生被号召加入青年军,远征印、缅。四川4万学生自愿报名,占全国三分之一。成都的青年路,就是当年为了纪念全城青年踊跃参军而建。

    抗战期间,大量沦陷区的大学迁往四川,成都当时有8所高校迁入。比如当年的上海光华大学,1938年迁到成都办学,这就是为什么西南财大一带被称为光华村的原因。(记者 王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