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成效显著
青川县现代农业园区坚持“产业基地化、基地景观化、园区景区化”的发展理念,按照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一体化要求,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大体系”,紧紧围绕产业、新村、园区“三个连片”和现代农业园区、龙头企业聚集、乡村旅游景区、新型农村社片“四区相融”为基本思路,努力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
一 、基本情况
截止2016年底,已先后建成板桥、三锅、蒿溪、青溪、桥楼、幸福岛、姚渡、红旗8个现代农业园区,共涉及板桥、骑马、孔溪、姚渡、沙州、木鱼、三锅、青溪、桥楼、蒿溪、乐安11个乡镇38个村4个社区、325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644.36平方公里(耕地5.5万亩、林地35.7万亩、水域面积2.5万亩、工业园区用地490亩)涉及17103户53006人,其中贫困群众942户2784人。园区核心区面积9.61万亩、辐射带动面积2.16万亩,根据生态资源优势,园区主导产业分别为木本油料、绿色山珍、名优茶叶、风景银杏、生态养殖、优质药材与乡村旅游。园区项目规划总投资152544.3万元,累计到位完成投资145020.6万元,占规划投资95.1%。其中财政58153.3万元占40.1%,社会投资86867.3万元占59.9%。园区已初步实现“农村改革试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农民奔康先行区、乡村旅游开发区”建设目标。
一、建设成效
(一)基础设施大幅改善,生产条件明显提高。建成158.9
公里主干道、90.8公里次干道,建成生产作业道147公里、渠道69.15千米、排涝渠23.1千米、蓄水池337口,新建沼气池952口。为园区内特色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特色产业快速壮大,三产联动融合发展。一是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发展名优绿茶8.6万亩,实现产量1899.5吨,产值18235.2万元,同比增长24.3%;发展绿色山珍1.57万亩(其中竹荪3900亩、木耳4200亩2100万棒、香菇4700亩4700万袋、羊肚菌2900亩),实现产量10044吨,产值58900万元,同比增长15.4%;发展油橄榄1.66万亩,2016年实现产量2000吨,产值2000万元,同比增长33.3%增长33.3%;生态养殖125.78万头(其中出栏生猪7.6万头、家禽56.8万只,兔10.91万只,羊1.77万只,牛0.3万头),产值19282万元。二是强化产品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园区工业产值7.7亿元,同比增长10.7%。三是开发游乐项目,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园区农(渔)家乐数量达到201家,床位6000余张,2016年乡村旅游接待245.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98280万元,同比增加35.6%。园区已初步形成“产销一体、农旅结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三)经营主体运作规范,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一是形成了一批带动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园区共培养龙头企业19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1家(川珍实业有限公司)、省级2家,市级3家。二是加快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目前园区内共有农民专合组织145个,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9家,市级24家。三是着力培育家庭农场119家,其中省级4家,市级3家。
(四)村落民居焕然一新,新村建设彰显特色。按照“清杂去乱建庭院、房前屋后建果园”和“多绿化、少硬化”要求,以“一房两池三改四化”为重点,共新建民居187户、化粪池1202口,改厨4511户、改厕户4257户、改圈3536户,硬化入户路96.9公里,实施环境综合整治6168户,房前屋后栽植果树20150株,透绿秀村的美丽村庄画卷正逐步展现。
(五)公共服务不断强化,旅游功能不断完善。一是建成园区党群服务中心8处、游客接待中心2处、三星级旅游公厕13座,实现了高音喇叭和无线wifi全覆盖。二是建成“1+10”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其中特色服务中心6个,室内面积达2820平方米,服务项目已达到30余项)。三是打造了文化休闲和旅游观光节点23个,配套游步道96余公里、自行车行道5公里。
(六)农民收入快速增长,脱贫奔康步伐加快。2016年
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182.7元,比去年8943.7元增加13.8%,比当地非园区9450.7元增加7.7%,比全县平均9603元增加6%;减少贫困408户1269人,减贫率达45.6%。
(七)监管体系不断完善,食安保障能力增强。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域信息化监控设施11处,配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设备18套,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村4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了全覆盖,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八)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一是“飞地”扶贫资源资本化机制。红旗、姚渡园区贫困群众资源折股36万元惠及贫困户127户371人,分红15万元,人均增收404元。二是土地流转增收机制。园区成片流转土地7500亩,涉及农户973户3016人,增收607.4万元,人均2013.9元。三是就地务工增收机制。园区就地转移农民就业4750人,增收936万元,人均1627元。四是股权量化分红增收机制。量化股权415万元,增收53.5万元,收益率达12.9%。五是龙头企业+专合社+基地+农户带动增收机制。园区龙头企业10个、专合社23个、基地12个3700亩、农户1359户4063人,增收117.5万元,人均289.2元。六是龙头企业+支部+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联动增收机制。园区龙头企业7家、支部9个、集体经济组织3个、贫困户370户1147人,增收65.76万元,人均573.3元。七是电子商务+基地+农户引领增收机制。园区电子商务28家、基地10个1500亩、农户432户1287人,增收266.3万元,人均2069.2元。八是农户土地换股分红增收机制。园区土地换股862亩折股65.3万元,分红35.76万元。
二、主要措施
(一) 强化规划引领。坚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充分遵循
专家意见”的规划原则。
(二)强化整合建设。坚持“同做一桌席、各炒一盘菜”,加大涉农项目资金、涉农扶持政策、涉农工作力量“三个整合”力度。
(三)强化农民主体。坚持把农民主体地位贯穿于园区规划建设、完善提升、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四)强化科技支撑。在园区建设中,大力开展良种、良法、良制、良壤、良灌、良机“六良”配套和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示范,着力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园区的良种普及率达100%,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现了全覆盖,抽检合格率达到100%。
(五)强化改革和机制创新。坚持“以改促建、创新驱动”,为园区建设发展不断注入动力与活力,园区已流转土地7500亩。板桥飞地扶贫基地涉及101户293人贫困群众,入股(资源入股占71%,涉及172户208人,股金23.4万元;资金入股占20%,涉及20户59人,股金6.6万元;技术入股占9%,涉及9户26人,股金3万元)33万元,预计人均增收307元 。
(六)强化组织领导。把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建设纳入了重点项目和重点目标管理,实行专项督查、定期通报、重点考核,促进园区建设工作落实。
(七)强化脱贫攻坚。整合财政资金3081万元专项脱贫,用于户办工程、产业发展。
(八)强化三产融合发展。以青川县通过全国有机示范县创建为契机,依托孔溪小企业园和川珍实业,走三产融合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