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绿水寄深情培育英才慰先烈

09.06.2014  17:46

   通江县先念小学

  雨后的通江县空山乡更加明朗。6月6日,记者来到先念小学的大门,“先贤弘道,念想开来”几个醒目大字首先映入眼帘。这八个大字正是先念小学的校训。

 

  空山是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为了支持空山红色革命老区的教育事业发展,2004年,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的刘亚洲中将,捐资修建了空山“先念教学楼”,使用面积927平方米,于2005年3月9日开工,2005年6月15日竣工并投入使用,让空山的孩子第一次坐上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学习。从那之后,掀开了空山教育发展的新篇章。十年来,在红军后代的大力呼吁和支持下,引进企业、慈善基金到空山捐资助学,先后建成了“秦巴世行项目”教学楼,“吴星可教学楼”等几幢崭新的教学楼,替代了原来低矮破旧的瓦房。目前由置信集团捐建的综合大楼即将竣工。

 

  10多年前空山的学生,冬天用塑料薄膜蒙窗户遮挡寒风,每天打扫泥巴地面的教室就像遭遇“沙尘暴”,一年至少还背两次泥土把坑坑洼洼的地面填平。如今,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使用统一规范的桌凳、电子白板、实验室等现代教学设备。

 

  走在塑胶操场的跑道上,四周绿树成荫,一圈用竹林围成的“生态篱笆”,把校园与周边的原野分割开来,又联结起来。先验小学校长孙明军介绍,十年前,这里还是一个高低不平的泥巴操场。那时的学生怕雨天,又特别怕冬天,因为校园的道路、活动场地都没有硬化,雨天满地泥泞,冬天早晚地面冻得硬邦邦的,十点左右开始解冻,那一层黏糊糊的冻泥沾在鞋子上,甩也甩不掉,走上三五步就要用树棍清理一下。

 

  “现在好了,学校建起了塑胶运动场,其余活动场地和道路全部铺成了水泥路,空地上栽上了花草树木。漫步在林间小道上,有绿树红花映入眼帘,有飞鸟穿梭于枝头,那份静谧与闲适,正是修身治学的佳境。”说起现在的先念小学,孙明军很是自豪。

 

  与“读书苑”相对的另一个小山包上,一排当地民居特色的建筑别具一格,那是学校的图书室,里面收藏着巴中军分区捐赠的万余册图书,这对空山的孩子们来说,可是分外宝贵的精神食粮。

 

  近几年,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先念小学建起了学生宿舍和膳食中心,解决了农村寄宿学生的吃住难题。通过实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1000多名学生享受到营养餐补助,不再重复当年空山学生长期吃咸菜的艰辛。

 

  据统计,近十年来,从先念小学走出去的大学生上百名。“一个大学生,改变一个家庭的面貌,千百个大学生,将改变空山的未来!”孙明军说,这巨大的变化源自于红军后代对爱的传承,源自于红军精神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