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青少年艾滋病例增速快 男男性传播比例高

14.11.2015  06:09

  《新闻1+1》2015年11月13日完成台本

  ——青少年艾滋病,怎么防?怎么控?

  (节目导视)

  解说:

  广州,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报告病例,年均增长46%!

  解说:

  杭州,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报告病例,同性传播占比80.7%。

  浙江大学校友:

  单纯只放一台机器在这儿肯定不够的,肯定还要有宣传和引导。

  解说:

  青少年学生同性传播,两地数据说明了什么?

  中国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 吴尊友:

  这个人群、这个传播途径是目前的艾滋病防治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问题。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青少年艾滋病,怎么防?怎么控?

  主持人 王宁:

  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走进今天的《新闻1+1》。

  其实说到艾滋病的防御,我们很多的人都可能会把时间指向每一年的12月1日,因为这是世界艾滋病日。那这一天媒体的报道也会铺天盖地而来。但是这两年我们也看到了一个社会的进步,就是一些不断地这个数据的更新和这个防控工作的进展都会及时地向媒体公布,也让我们时时刻刻的能脑子里绷紧这根弦来关注防艾。

  比如说前几天广州共公布了一个数据,我们来看一下,这是广州市全国第三轮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一个关于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控的一个方案。里边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数字,从2002年到2014年,广州学生的病例的比例从2002年的0.74%上升到了2014年的3.91%。而且更重要的是,我们看到广州市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的形式非常严峻,以年均增长46.37%的速度在快速地上升着。这段话里面有两个关键词,一个就是青少年学生的比例在增加,第二个就是年均的增长达到了46.37%。

  好,都说青少年是未来,是希望,当他们遇到了艾滋病这样的事情,到底应该怎么办,怎么防?所以这个时候我特别希望正在收看我们节目的家长,可以暂时放下您手边的活儿,放下手机放下微信,我们安静地看一会儿。今天我们就先从几则新闻说起。

  (播放短片)

  解说:

  近日,浙江省卫生计生委宣布,未来1年内,将在浙江128所高校中,全部安装计生药具自助发放机,为高校学生免费提供避孕药具。消息一出,立即引发公众热议。

  大学生:

  校园里面不太适合摆这样的机器。

  大学生:

  我觉得不太适合,但因为没办法控制,不能避免出现各种麻烦,所以设置还是有些必要的。

  解说:

  实际上,安全药具进入高校校园,早就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全国多地高校也都曾有尝试。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媒体也将这一新闻,与当前严峻的防艾形势联系在一起。来自浙江疾控中心的数据显示,去年1月至10月,浙江省新发现学生病人104例,较2013年同期上升85.7%。

  浙江大学校友:

  光放一台机器是不够的,还要有一种宣传和引导。大学是个教育机构,引导是一部分,但这只是一个硬件,还需要有软件配的。

  解说:

  数量增加,速度加快,更大范围内的数据统计显示,全国各省份都有青年学生感染艾滋病的报告。2013年,学生感染艾滋病人数过百的省份仅有5个,而到2014年,这一数据超过10个。

  天津艾馨家园工作室负责人 阿勇:

  大学生在他这个年龄阶段,本身是一个活跃的时期。青春期(很多人)第一次离开家,离开了父母,也少了这种约束,没有了约束他可能会在性的需求上会更加放纵一些,难以把握自己。

  解说:

  就在三天前,广州也传来了同样令人不安的信息。在该市一份艾滋病防控的工作方案中,显示广州市内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治形势日益严峻,报告数以年均增长46.37%的速度快速上升。其中,这些病例以男男同性传播途径占绝大部分。而据估计,广州市存在男男性行为的学生规模人数,超过了5000人。

  国家艾滋病防治高校志愿者项目负责人 肖冬:

  我们就觉得现在很多在高校的年轻人,现在非常需要有一些主观上,还有途径明确、行为正确的这种引导,同时也能够有一些更多的机构还有学校,可以关注到青年人在性活跃期的这种安全防范的保护工作。

  解说:

  全国来看,形势同样不容乐观。2014年,我国新报告的所有艾滋感染者和病人数量为10.4万,而2008年的数字是5.6万,增长了不到两倍。然而,同期高校学生艾滋感染者和病人数量,却翻了将近四倍。

  主持人:

  好,接下来我们就用数字来说话,来看一下全国青少年感染的人群。我们来看,2008年青少年的感染人群数是482例,而到了2014年的时候,这个感染人群已经达到了2552例。而且我们看到,青年学生当中,男性同性性传播的比例,从2008年的58.5%已经上升到了去年的81.6%了。这里面也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增速快,第二个就是男性同性性传播的比例的增速也非常得快。

  那为了让大家能够看得更清楚一点,我们特别罗列了一些省份的情况,比如说广州。广州不但学校的数量有所增加,而且学生的病例的年增长率是46.37%。继续来看,杭州,杭州学生感染者比去年同期是增加了84%,而这里面同性传播的比例竟然占到了80.7%。再来看江西,江西学生艾滋病的感染人数达到了131例,而其中同性传播,尤其是男男同性传播达到了83例,占比63.3%。

  这些数字是非常惊人的,而且我们在这还看到,全国的各省份其实每一年都有一个青少年感染人数的一个比照和报告。那截至到去年年底我们看到,报告学生感染例超过100例的这个省份,已经达到10个了。要知道在前一年,就是2013年,这个数量才是5。那为什么这个形势这么严峻,面对这么严峻的形势我们该怎么办?今天我们特别请到了专家,我们马上连线中国疾控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主任吴尊友。

  (视频连线)

  主持人:

  吴主任,刚才我们特别说到了那个数字,100例学生感染的人数,2013年是五个省份,那2014年就到了10个省份。那今年呢?还会增加吗?

  中疾控性艾预防控制中心主任 吴尊友:

  我们特别关注这个各个省,学生当中的这个包括病例数,那么1-9月份的数字来看,各个省都是呈现了齐步的增长。按照现在的这个发展势头来看,到今年年底,估计报告超过100的省份会达到15个左右。也就是说,这个疫情在全国各个省市,这个还是在呈现一种上升的趋势。

  主持人:

  而且是成倍上升,而且您很肯定,是吧。那刚才我们也特别看到,这个增速这么快,那如果按照您所说的,今年如果能够达到15个,这么大的一个增速里面,我们很想知道它的特点是什么?是说大城市特别容易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是说在一些比如说类似于像这个吸毒人口比较多的城市里面,可能会诱发?这个特点什么?

  吴尊友:

  我们也分析了一下,这个学生感染人数和当地的总体疫情情况。总体来说的话,报告艾滋病总数比较多的省,那么他报告学生的人数也是比较多。也有一些的话,报告总数不是特别多,但是学生当中的感染人数就比较多。像你刚才展示的这个江西省,他学生数就超过100多,但是他总体的疫情人并不高。学生当中的疫情,就像那个数据所显示的,主要是在青年学生当中的男生,由于同性的行为造成传播。那么这些也与当地这个学校的,学校所在环境的城市当中的人群艾滋病疫情密切相关。

  主持人:

  就是每一个病例都跟它所处于的这个社会生态环境有关系,跟这个城市有关。那关于这个问题,这个严峻城市的背后还有哪些需要我们注意的,还有哪些需要我们在这特别强调的,我们也制作了一个短片,我们来看一下。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男同性恋,2004年12月初,中国官方首次向世界公布,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性同性恋者,约占性活跃期男性大众人群的2%-4%。按此估算,中国约有500万至1000万男性同性恋者。

  解说:

  十一年前,中国首次将男同性恋人数写入中国同性恋白皮书中对外公布,同时将男同性恋定位为艾滋病高危人群。而今天,当我们再把男同性恋这个艾滋病高危人群放在放大镜下去观察,我们看到的,是它逐年上升的感染率。为什么男男同性性行为群体感染艾滋病的感染率仍在走高?为何校园中的青年学生,会成为目前最为需要去关注的人群?

  字幕提示:

  2005年8月9日资料

  大伟 艾滋病感染者:

  我的第一次的时候吧。给我的感觉是,因为那个时候对安全的性行为就是很无知。

  解说:

  十一年前,受访者大伟因为对安全性行为处于无知的状态,而被感染艾滋病。今天,经历了十一年后,这样的无知在男男同性性行为群体中仍然存在。在山东济南,一个对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进行高危干预工作的民间组织携手同行七彩工作组负责人,就深有感触。

  济南携手同行七彩工作组负责人 波波:

  我们去据点做宣传的时候有一个大一的新生,他就去领安全套。我就问他,我说你以前用安全套吧?他说不用,现在才用。那我说你去买安全套是买的质量好的还是怎么的,他说买六毛钱一个的。那么这一点我就认为,他这个人群在增长的时候,他可能根本没有具体的真正的使用到安全套,这是一点。还有就是他这个意识没有提高。

  解说:

  没有人不知道艾滋病,但依然不能杜绝发生高危性行为。这是目前青年学生对于艾滋病认识单一的现状,更是防艾工作在宣传这个基本层面所面临的不可逾越的难题。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科科长 李辉:

  比如我们去大学宣传的时候,大学的老师,大学的管理层都有很多很多的顾虑。这些顾虑好多不是来自于学生本身,而是好像是我接触了一些,来自家长的那些顾虑会很多。家长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好像就是那种纯洁无暇的那样的感觉,你给他讲这些东西的话,就好像污染了他的孩子一样。每年可能就是在12月1日前后可以走进学校,在平时的时候就是很少有涉及。

  解说:

  对于基层防艾工作来说,包括宣传在内,还有动员检测、治疗随访等一系列工作,这几年,随着宣传深入到男同群体中,检测率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但检测后并不能避免已经接受艾滋病宣传的男同人群再次感染。

  李辉:

  这种情况现在是很大量的存在,比如说他从知识层面上已经有足够多的知识,尤其是男男同性性行为这个人群,他们对于艾滋病的认知程度、危险程度比一般人群的要高很多,但是并没有杜绝他们的不安全的性行为。

  解说:   

  建立高校内部大学生群体的自我保护意识,显得迫在眉睫。波波想把自己的宣传阵地转移到大学里。

  波波:

  高校大学生的这种,虽然他接触的教育比较高,但是他没有性教育课,很少。招募一个志愿者,志愿者再发展他两到三个,他自己内部的志愿者。那么就像滚雪球一样,成立我们自己的一个真正的工作站,有这么几个核心的成员来定期去组织聚会,走进这种据点,去宣传。

  主持人:

  通过刚才的短片,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早在2005年的时候,关于青少年感染艾滋病人数包括在这个男性同性恋当中这个发病率高的问题,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了,重点人群也已经意识到了。那为什么10年以后我们看到这个情况还面临了那么多的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呢?我们继续来连线一下吴尊友主任。

  (视频连线)

  主持人:

  吴主任,那这10年了,这个新的挑战还在不断地放在我们面前这么严峻,而且这个快速地增长让我们始料不及。您觉得,导致它最关键的因素到底是什么?

  吴尊友:

  造成学生当中这个疫情上升,这个有几个方面,那么其中最重要的话,就是男男同性这个人群的艾滋病疫情,在全国各地来说的话,这个控制难度比较大。我们在全国31个省建立这个检测哨点,这个人群当中在过去几年,这个感染率一直呈这个上升的趋势。在2005年的时候,全国平均的感染率才有1.4%,那么到今年的话,这个感染率就上升到8%。那么这样一个势头在全球来说,这个应对男男同性恋这个人群的疫情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学生当中,他们很多人都知道,艾滋病是怎么回事,怎么预防,但是控制自己的行为,改变行为,预防艾滋病还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主持人:

  那您在第一线,能够接触到很多的感染者,那您看到这么多年他们身上的变化和让您觉得忧虑的地方是什么?

  吴尊友:

  感觉到,这个挑战巨大,就是说这个他有知识,他改变不了行为。那这里面我们也在琢磨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有什么办法能够遏制这个群体的疫情的扩散。所以今年的话,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就联合发布了一个通知,就要求各个地方把当地的艾滋病疫情,尤其是学生当中的疫情,向教育部门,向学校公布。那么这样使得这样一个信息在学生当中能够起到警醒的作用。使得学生意识到,在他们生活的城市,在他们周围就存在着艾滋病。那么我们希望,这样一个措施的话,对遏制这个人群的疫情上升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主持人:

  而且让这个社会忧虑的就是,我们看到在学生群体当中,除了大学生这个群体,我们也看到低龄化的特点开始呈现了。比如说高中、初中也成为了被感染的人群,这是为什么?

  吴尊友:

  一方面就是青少年的成熟提前了,另外一方面就是疫情的蔓延扩散逐渐地波及到这个青少年。这个有些年纪大一些的,都喜欢找年纪轻一些的,这个使得这个高中生甚至初中生,这个感染的病例数这个与往年比较也呈现一种增长的趋势。

  主持人:

  那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有没有这个针对性的治愈的方式,或者说针对性的防控的方式,针对这些低龄化?

  吴尊友:

  对于这个低龄化,还是需要加强这个教育,尤其是早年的这个性教育。使得这个在青少年时期,有这个正确的性观念,这个培养负责任的性行为,抵制这个一些这个社会的影响因素,使得学生能够保护自己。另外的话,在这个校园里面的话,还要加强一些这个管理,使得这个社会上有感染行为的这些人群的话,不能这个接触到这个青少年学生,或者减少他这种接触的机会。

  主持人:

  就更好地保护这些学生们,保护这个群体。

  吴尊友:

  是这样。

  主持人:

  其实全社会都在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说几天前我们看到,广州就出台了一个方案。我们来看看这个方案能不能有一些借鉴作用。

  (播放短片)

  解说:

  6年间,我国青年学生占艾滋病青年人群总数的比例,从5.77%上升到16.58%;6年间,青年学生男性同性性传播的比例由58.5%上升到81.6%,两个不断飙升的数字背后,是对于这个群体艾滋病防控的困境和挑战。

  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控中心主任 吴尊友:

  所以这个人群,这个途径传播,是目前的艾滋病防治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问题。这不仅是一个中国面临的问题,也是东南亚、全球各个国家面临的主要的艾滋病的挑战。

  解说:

  防治,显得急不可待。近年来,我国提出了一系列应对青年学生感染的防控策略,包括加强青少年健康生活方式及性教育;加大艾滋病检测服务措施落实;推动青年感染者积极抗病毒治疗等等。其中,让艾滋病宣传进课堂,被看做是防治艾滋病的重要内容。

  今年8月份,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印发《关于建立疫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加强学校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每个教育单位要保证防艾教育时间。

  字幕提示:

  2015年8月10日新闻。

  《通知》中明确规定,各教育单位要确保初中学段6课时、高中学段4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时间,以及高校每学年每个在校学生不少于1课时预防艾滋病专题讲座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艾滋病防控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解说:

  就在四天前,广州市正式印发《广州市全国第三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控专项工作方案》。在方案所制定的目标中,要求广州市初中以上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开课率要达到100%,并将此要求纳入日常或卫生工作年度考核内容之一。

  而针对广州出台的这份看似严苛的方案背后,同样也是广州市日益严峻的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感染形势。在目前的231例艾滋病例中,涉及广州市内54所学校, 有4所广州学校累计报告超过了10例。

  其实早在2005年,国家就提出要把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大中学校教学计划,保证从初中到大学阶段的学生均能得到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然而,十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能发现,不少处于性活跃时期的青年学生,因为相关知识的匮乏和侥幸心理,去尝试一些高危行为。

  主持人:

  好,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地看一下这个广州的工作方案。在这里面我们提炼了一些关键词,比如说第一个,从初中开始来开设防艾的课程。但是我们也查阅了一下,这是国家层面疫情通报制度当中规定的内容,所以一定程度上它不新鲜了。第二个是成立了广州市的专项工作联络小组,这里面可能要有专门的一个老师来负责。第三个就是艾滋病的防控经费要纳入到预算里面,也就是说,对于防治工作和社会组织要提供一些经费支持了。最后一个就是年度的考核,要把日常的监督和定期的考核都放在一块。

  好,我们看到这只是一个方案的设计,真正它能够有一个实操性,能够进入到这个日常的运作当中,是不是还需要时间,是不是还需要一些难度?我们继续来请进吴主任。

  (视频连线)

  吴主任,刚才这套方案,您看到这个可行性有多少,您在里面比较认可的一个探索方式是那一个?

  吴尊友:

  这是全国第三轮示范区在广州这个制定的2015-2018年的一个工作方案。那么这个方案的话,我觉得它有几个方面的亮点。一个亮点的话,它是多部门联合制定这样一个方案,而且还要建立一个多部门的协调工作组,它包括教育、卫生计生还有社会保障和民政。那么这样一个协调组的话,就是多部门的参与,这一点的话对于这个推动落实学校的艾滋病防治非常重要。

  那么还有一个亮点的话,就是把这样一个方案能够向社会宣传公布,那么这样它起到的作用,既起到宣传的作用,同时也让社会来监督这项措施的落实。所以这个,对于这个方案的实施取得预期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主持人:

  而且我也看到了一个说法,说其实青少年这个艾滋病的防控,有的时候还在于学生自己本身,要学生自己发动起来,然后在这个群体当中有这样的一个宣传、预防的功能。对此您怎么看?

  吴尊友:

  在过去30多年,我们与艾滋病做斗争,我们感觉到一个,在全世界都是正确的一种这个理念。就是要真正控制艾滋病,必须让这些受到艾滋病威胁的人群,他自己能够组织起来、行动起来,成为防治艾滋病的生力军。那么学生中的艾滋病预防,只有学生自己组织起来,行动起来,参与到艾滋病防治工作当去,这样才有可能减少学生当中的艾滋病流行。

  主持人:

  好的,谢谢吴尊友主任今天来到了我们的节目当中参与了我们的讨论。

  再过半个月就是世界艾滋病日了,当然那一天一定会有铺天盖地的媒体宣传。但是我们更希望的是,面对青少年艾滋病这样一个群体,我们更多的起到保护的作用和关切的作用,更多的时候我们要把这种干预做到我们每一天普普通通的生活当中。

  好了,感谢收看这一期的《新闻1+1》,晚安。

编辑:SN182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