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古今“霾”有别,古为“雨土”今为“人类活动排放物”

25.10.2014  15:58

    新华社沈阳10月24日专电(赵洪南)近来雾霾再锁北方,部分地区的雾霾更是达到严重污染的级别。霾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对于它的文字记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然而,古代对霾的记载和现在的霾却古有古因,今有今别。

    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原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毕宝魁介绍,霾见之于文字记载已经有三千多年了。《诗经·邶风·终风》中便有诗句:“终风且霾”。意思是说大风中还有阴霾,即天空中悬浮大量烟尘而形成的非常混浊,能见度很低的气象。其后的文献中也经常有关于阴霾的记载。

    对于霾字本身的解读,毕宝魁谈到,在东汉时期许慎所著的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说文解字》中,对于霾字已有非常贴切的解释:“霾,风雨土也。

    毕宝魁说,元代史籍中也有对于元朝的大都,即今天的北京,所出现的两次“霾灾”的记载。据《元史》记载:元天历二年(1329年)3月,由于前年冬天没有降雪,春天又少雨水,天气异常干燥,导致“雨土,霾”,“天昏而难见日,路人皆掩面而行。”至元六年(1340年)腊月,“雾锁大都,多日不见日光,都(城)门隐于风霾间”。

    虽然雾霾的历史悠久,但人们陷入对雾霾的忧虑之中却是近年来的事情。据辽宁省环保厅大气污染防治管理中心主任孙鹏轩介绍,早期的霾是一种自然现象。与过去相比,今天的霾则是“灰霾”,含有更多的人类活动排放物,如硫酸盐、硝酸盐、有机化合物等。

    孙鹏轩说,我们平常所说的“雾霾”天气,实际上大多时候都是灰霾天气。事实上,现在的灰霾天气越来越频繁,与人类工业化活动分不开。(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