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荡市道 行情难把握

23.12.2013  14:14
核心提示:付爱民在期货圈里名声在外,是上世纪末最早的一批期货人,起初是一名期货经纪人,而后从事期货研发工作,2005年起担任私募基金操   付爱民在期货圈里名声在外,是上世纪末最早的一批期货人,起初是一名期货经纪人,而后从事期货研发工作,2005年起担任私募基金操盘手。曾经,他的资金在半年内翻了近20倍,而后又“打回原形”。
  最近一次见付爱民是12月18日下午,刚做完交易的他显得有些疲惫,眼里带着些许血丝。这可能是期货大佬的常态,他告诉记者,公司里的“主力资金”由他操盘,有时候一天参与十个期货品种的交易,精神高度紧张,收盘后虽然感觉很累,但是脑子还是很兴奋。
  今年尤其如此,付爱民说,像传统的“大品种”铜、橡胶和棉花,今年却没有单边大行情,很少有好的交易机会,但一般来说,小资金成长为大资金以后,只做比较成熟的品种,这可能是今年交易难做的原因。
  “前些天的甲醇行情,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样的品种如果不是长期关注,很难捕捉到。”付爱民说,这次自己虽然配置了一些甲醇的多单,但量不大。从11月21日至12月10日,一共14个交易日,甲醇期货1405合约交易量从124手攀升到21.9万手,价格从最低每吨2907元涨至3407元,涨幅近每吨500元或17.2%。
  从上市以来,甲醇期货就被市场冷落,如今摇身一变“明星品种”,炒手们还没搞清楚原因,行情就已经结束。据位于上海期货交易所附近一家接近现货商的交易员称,这波行情他们抓住了,因为早在今年上半年基本面状况已经开始发生变化,当时宁波最大的一家甲醇进口商受债务问题困扰停止进货,市场偏紧的供应格局逐渐起了主导作用,特别是下游一些产品如二甲醚、MTO需求不错,而且一些新项目建成开工。
  “从一些地方化工电子盘来看,当时价差已经非常明显,买进去基本没有什么风险。”上述交易员说,现货层面反映的是,上半年国外甲醇装置一直饱受天然气供应偏紧和自身检修的压力,欧美和东南亚地区长期处于货紧价涨的氛围中,尤其是近两个月,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以及东南亚地区的甲醇价格进入了飞涨阶段,流入中国的进口货源大幅缩减,以至于中国华东港口和华南港口进口货库存持续低位。
  但能抓住这样行情的人毕竟是少数,后知后觉者再入市只能方便他人出货,提供流动性。付爱民说,从其近二十年的交易经验来说,每隔两三年,主流品种都有一波大行情,只是不一定是主流品种,比如今年白银暴跌、甲醇暴涨,都是暴利机会,但因为大家可能很少或者没有关注。
  他坚持认为期货市场是不缺暴利机会的。付爱民也发现,从2012年开始,期货市场的行情节奏似乎跟以往有所不同,而且一度也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回撤,遇到了挫折。付爱民说,行情不存在难不难做,只是手法有没有配合当时的行情节奏。
  今年以来,付爱民的交易手法有了较大改变,按照其自己的说法,从2012年底就已经开始变化了。“按照原来的操作思路肯定不行了。”据其透露,目前其客户资金平均收益50%左右,自有资金账户仓位稍重,收益也更高一些,已经翻了一倍。
  付爱民今年抓住了两波大行情,一是做空白银,一是做多棕榈油。从今年年初,他就看空白银等金融属性比较强的品种,把握了白银从每千克6000元上方一直到暴跌的整个下跌行情,但很可惜的是,考虑到跌得快仓位并不如以往那么重。谈及棕榈油,十月份以后,他就开始做多棕榈油,底部到高位也差不多全把握住了。
  “对客户来说,两次整体盈利差不多50%,而且是在年初回撤接近百分之十六、十七的情况下拉平后取得的。”付爱民说,相对于往年,今年的行情确实让自己感触比较多,经历了先抑后扬,而且把自己的手法风格做了很多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