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康定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呈上典型“应急样本”

03.12.2014  12:07
   摘要: 在经历了汶川、玉树、芦山等地震灾难后,中国政府和社会在灾难面前的应急处置能力,已远非昔日可比。康定地震后七日的全景视图,就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一个典型“应急样本”。

  极美处极险。素有“摄影天堂”之誉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塔公草原,当最绚丽的红叶之秋仍余音未了时,11月22日,一场6.3级地震突袭而至。

  与8月3日的鲁甸地震、去年的芦山地震相比,此次康定地震震级相近,但令人倍感安慰的是,伤亡人数远远低于前两次地震。

  11月23日凌晨,康定地震发生8个小时之后,记者即抵达灾区采访。当震后第7天晨阳升起、我们作别康定之时,已深深为这片土地上的坚强与高效而折服。不论是事前应急演练,还是事后抢险救援,康定都成熟有序。

  在经历了汶川、玉树、芦山等地震灾难后,中国政府和社会在灾难面前的应急处置能力,已远非昔日可比。康定地震后七日的全景视图,就是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的一个典型“应急样本”。

   芦山之鉴

   倒逼”抢险救灾理性优化

  2013年4月20日,芦山地震发生后,救援最初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通往核心震区的道路交通堵塞,救援车辆、运送物资车辆进不去,震区伤员出不来,整个芦山县城被大大小小的车辆围得水泄不通。

  而在康定地震发生后,当晚20时30分开始,甘孜州对从泸定方向进入康定的车辆实施交通管制,只允许消防车、救护车等救援车辆进入。由此通往震中的道路始终保持畅通,为后续的救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以往一拥而上、满怀热情却缺乏经验的民间救援力量也表现出自律与理性。许多民间救援团体已经相互呼吁不要盲目涌向灾区,强调有序救灾。

  记者23日清晨抵达震中塔公乡时,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已在这里开展工作。

  据了解,地震发生后,甘孜州在第一时间成立了综合信息、应急救援、医疗救援、查灾核灾、治安维护、舆论宣传、交通保畅、后勤保障、救灾督查9个工作组,州、县、乡3级组织5600余人抗震救灾、慰问受灾群众和学校师生,实地查灾核灾。

  而康定县也立即成立地震应急指挥部,启动二级应急预案,第一时间集结民兵125名赶赴受灾一线救灾;7名县级领导分别带队奔赴该县折东、折西、城区、雅拉等片区各乡镇查灾核灾;康定县财政立即下拨200万元,用于救灾应急,并积极筹备各类救灾物资。

  记者抵达塔公乡时,处于震中附近的木雅祖庆学校的学生正在老师带领下玩耍。27日下午,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操场上已经搭建起整齐的板房,朗朗书声响起,237名初三学生在板房学校里开始复课。

  甘孜州委教育工委书记、州教育局局长嘎绒拥忠介绍,地震造成全州54所学校不同程度受损,目前52所学校27640名学生均能按时就地复学复课。

  记者实地走访了多个受灾乡镇,看到牧民安置点的藏族群众家门前基本都已搭建起夜宿棉帐篷,棉被充足,水电通畅。基层干部正进一步摸查情况,确保每户领到帐篷、棉被等急需物资。

  截至目前,地震灾区已累计转移受灾群众14121人,集中安置5367人,分散安置8602人。并且,受灾户将取消过渡安置,全部实现直接安置。当地已开始设计布局受灾群众安置点,通盘考虑安置点的数量、安置人数、位置面积、地质灾害避让及通路、通水、排污等问题。

   结对认亲”成震后“稳压阀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最令人担心的是出现群众恐慌、社会动荡等混乱状况。在康定灾区,这些景象难觅踪迹。

  记者在康定地震灾区采访发现,自2012年以来,当地广泛推行干部与农牧民“结对认亲”群众工作法。震后,干部们第一时间赶到“结对子”的农牧民家里,共同抢险,安抚情绪,协助安置,让受灾农牧民有了依靠和“主心骨”,成为震后当地社会秩序不乱、人心稳定的“稳压阀”。

  “没想到,第一个来看我们的‘亲戚’是干部。”23日下午,住在临时安置点的震中塔公乡塔克村牧民村之志玛,远远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她赶紧让家人去旁边帐篷喊出另外8户牧民:“亲戚罗让降央来了。

  罗让降央是塔公乡一名乡干部,这8户牧民是他在“结对认亲”群众工作活动中认下的“亲戚”。震后,他以最快速度赶到了距乡政府20多公里的塔克村,给他们带来了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看到你,我们的心里就踏实多了。”村之志玛拉着罗让降央的手说。

  甘孜州委书记胡昌升告诉记者,“结对认亲”是一种沟通干群关系的群众工作方法,在这次地震中,又发挥出消除群众恐慌心理、维护社会秩序、促进救灾安置的特殊效用,成为维护大灾后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近年来,甘孜州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干部与农牧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切感受到了群众的苦处和难处,与群众的手握得越来越紧,心贴得越来越近。一些群众也坦言,本以为这项活动不过是喊喊口号、做做样子,没想到干部们真的把我们挂在心上,坐一条板凳“掏心窝子”。(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据了解,地震发生后,甘孜州在积极组织抢险救灾的同时,要求每名干部与震区“结对子”的农牧户迅速联系,第一时间赶到“亲戚”家中,疏导他们的情绪,协助安置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资,维护灾区秩序。不能到现场救灾的,也要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慰问、帮助受灾农牧民。

  甘孜州委组织部副部长祝邦文感慨,这次地震后有两个“没想到”:一是老百姓“没想到”第一个来看望他们的是干部“亲戚”;二是政府“没想到”群众能那么井然有序地配合抢险救灾工作。

   牧民新居本为“远虑”先解“近忧

  四川藏区是我国第二大藏区,地处内陆高原,长期以来受地理、历史和传统生活习惯所限,广大牧民居无定所、高度分散,过着四处漂泊、条件艰苦的游牧生活。

  自2009年起,四川省开始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计划”,投资180亿元,在29个牧区县规划建设了1409个定居点。近两年来,又相继开展了“美丽幸福新村”建设,陆续改变了10万户、48万未定居和半定居牧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11月25日,康定地震后第三天,本刊记者在震中塔公乡江巴村牧民定居点看到,一排排极具藏族特色的安居房坐落在公路两旁,一百多栋房屋无一倒塌。68岁的藏族老人色都将记者领到自家房屋跟前,少量瓦砾和石块散落在院子里,两扇玻璃窗已经破碎,但房屋整体没有倾斜。走进室内,记者看到墙上有两三厘米宽的裂缝,草木石灰零星散落在地面,但屋顶没有塌陷。

  甘孜州委常委、宣传部长,原康定县委书记相洛告诉记者,此次地震共波及全州6个县、32个乡镇,但受灾地区的牧民定居点新建房屋很少有完全垮塌,倒塌的基本是牧民的工棚或以前修的老房子。震中塔公乡正是牧民定居点集中的地方,江巴村、多拉一村和二村、色其卡村新建的安居房中,均没有主体建筑垮塌的,经受住了地震考验。

  与新建的牧民定居点相比,一些藏区老民居抗震性能明显较差。在与震中塔公乡一山之隔的道孚县八美镇中古村,房屋受损情况比较严重。

  记者在中古村看到,这里虽然距震中相对较远,但受灾十分严重。与塔公乡的民居仅是少许开裂不同,该村不少旧式藏居已经彻底倒塌,瓦砾遍地。正在帮助村民搭建帐篷的中古村包村干部刘恰说,全村共189户村民,125户有房,受灾110栋房,其中五组受灾最严重,31户房屋倒塌。

  据了解,四川省2009年开始实施“藏区牧民定居计划”时,没有包括不愿意定居和已经建有房屋定居的牧民。中古村当时属于已有自建住房的范畴,所以没有纳入计划当中。刘恰说,中古村的民居较之牧民定居点上的建筑,抗震性能确实要差一截。

  记者采访时发现,当地一些藏、汉、羌族群众会把康定地震与芦山地震对比,认为震级差不多,但康定地震伤亡很小,多亏了定居点的房子结实。

   常态化应急演练深入人心

  “鲜水河地震带历史上发生过强震,科学避震的宣传、应急演练,都已纳入常态化的工作当中。”胡昌升介绍说,“通过电视和相关的媒介来讲科学避震,采用多种方式让地震防范意识深入人心,防患于未然。

  根据地震部门对四川康定6.3级地震灾区的实地调查,此次地震灾害破坏相对同等级别地震较轻,常态化的应急演练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地震专家表示,四川省各级政府近年加强了地震应急准备工作,经常性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和地震应急演练,明显提高了政府应急处置、抢险救援和社会公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对最大限度降低地震灾害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

  记者在震区看到,许多当地村民在救援人员帮助下,在自家门前搭建帐篷;有些村民还趁着朝阳,牵着牲畜到草原放牧。康定县城生活也并未受到多少影响,地震后的第一晚,情歌广场上锅庄依旧。

  此次地震中,康定县塔公乡木雅祖庆学校距离震中很近,地震发生时学生们还在上课,地震发生后不到5分钟,全校近2000名师生全部安全撤离。

  该校副校长兼语文老师谢晓君说,地震发生时,大部分学生到桌子下面躲避,地震过去后开始疏散。“孩子们都没有抢道,好多大孩子抱着小同学跑。

  在谢晓君看来,常态化的演练,让全校师生面对地震没有手足无措。据了解,学校每个学期都有地震应急演练,这个学期的演练安排在20多天前。

  “这种演练不是‘过家家’,而是做得非常细致。老师们分工明确,全部分到各班,走廊上谁负责,哪个老师维持秩序,都是演练的一部分。正是这种经常性的、细致务实的演练,保证全校近2000名师生能够及时脱险。”谢晓君说。

  对于甘孜州的学校来说,应急演练已是一门“必修课”,这门课在短短几天内又接受了第二次考验。25日晚,康定再发地震,测报5.8级,据教育部门的统计,仅仅几分钟,甘孜州特殊教育学校、四川省藏校、康定中学、甘孜州职校等甘孜州学校的学生均疏散撤离到安全地带,无一受伤。

  在芦山地震中,成都、重庆等地未出现灾情,但有市民、学生在恐惧和无知中轻易跳楼导致伤亡。试想在康定地震中,以木雅祖庆学校的人数规模,如果不是坚持长期的避震安全演练,地震发生时极有可能出现学生集体踩踏的逃生悲剧。

   不同民族的共同守望

  甘孜是多民族地区,包括藏、汉、羌、回等民族聚居一地、守望相助。康定地震之后,本刊记者行走灾区,发现各种令人感动的人和事仍不断涌现,温暖在寒冬中热烈地传递。

  塔公乡塔公村村委会主任冲翁杜吉,地震后不顾年近七旬的身体,组织村民避灾,搭帐篷,分发物资;瓦泽乡鱼子三村村委会主任多吉捐出自己一年工资2万元,村支书也拿出4000多元,与全村受灾群众八十多户共渡难关;提前放假后,不少学生一直给结对干部和评估专家当翻译……

  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的谢晓君老师,从四川音乐学院师范钢琴专业毕业,曾是成都一所公立名校的音乐老师。为了陪伴来康定支教的丈夫,2003年她带着女儿来到塔公草原,一呆就是十年。

  “我的学生刚走,他们地震后就赶回来做志愿者,差不多整个班都回来了。”提到自己的学生,她非常自豪。这批学生是谢晓君从小学带到初中毕业的第一批学生,这个毕业班创造了甘孜州今年最好的中考成绩。这些孩子里有的是孤儿,有的来自牧民家庭,她的女儿也在这个毕业班里。

  谢晓君将10年的时间奉献给塔公草原,有的人则把生命永远留在了这里。11月26日下午4时,共青团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袁雅逊牺牲在救灾的路上,年仅33岁。

  他乘坐的越野车在从八美镇通往震中塔公乡的一个公路弯道处滑出路面,冲下斜坡。袁雅逊被甩出车外,头部着地。虽然救护车赶到的时候,他的脉搏还在微弱跳动,但持续十几分钟的抢救仍没能挽留住他年轻的生命。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袁雅逊在朋友圈里发布的最后一条消息是在11月26日上午10:40,上面写着“震后八美的天空”,并配了一张蓝天和楼房的照片。当时,他正与四川省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和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工作人员一道,在一所学校勘查灾情。

  袁雅逊生前曾告诉朋友:自己舍不得康定,舍不得草原。他说:“我生长在这片沃土,是草原的儿子,如果离开这里,我就没有根了。我只想踏实干实事,自己心里也踏实。

  袁雅逊的遇难引起社会和网络一片哀思,他扎根藏区14年,一心想着群众的事儿,生活中细心而温暖,同事们得知他遇难的消息后都泣不成声,网友则说他是“最帅气的康巴汉子”,点燃蜡烛虔诚地祝愿“天堂里没有地震”。(本网记者 丛峰 李华梁 萧永航 吴晓颖 董小红 王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