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热议雾霾治理:一场从现在打起的持久战
雾霾治理是一场从要现在打起的持久战
章轲
[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这样的形势下,地方党委不能缺位。”环保部有关专家表示,党委纳入环境保护责任范畴,是基于现实的政治需要 ]
连日来,记者采访赶赴“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雾霾”无疑是他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北京平均每周有一雾霾天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昨日在京开幕。当日15时,环境保护部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的数据显示,北京市空气质量指数(AQI)为317,达到空气质量最差级别六级,属严重污染。
“空气污染是目前最大的民生问题。”在3月2日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新闻发言人吕新华感慨地说,“我记得2月21~26日在北京连续6天空气严重污染,这口大锅压下来,大家在这儿生活,使我们简直有点喘不过气来。”
去年这个时候,吕新华也曾在同一个发布厅里强烈呼吁要加大治霾力度。
但雾霾顽疾难除。环保部卫星遥感监测表明,2月下旬,我国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份持续出现灰霾,灰霾影响面积一度高达143万平方公里,重霾面积约为81万平方公里。污染范围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最重。
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给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此轮重污染过程,共持续7天,时长创纪录,超过了去年1月份曾出现过的大范围重污染过程,呈现出“来势快、时间长、范围广、程度重”的特点。
2013年北京市重污染天数有58天,占全年总天数15.9%。“基本上每六七天就有一次重污染天气。”北京市环保局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
用什么办法来缚住雾霾这条“恶龙”?
高层意志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对记者说,造成目前环境问题的重大原因之一,就是来自于机制性的资源粗放低效耗用状态。
贾康说,持续雾霾天气只是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高强度频发的一个缩影,长期低价格、低税负的能源财税政策已经造成了资源过度使用、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后果。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毅也表示,雾霾持续不断,根本的原因还是发展方式的问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我们的首要目标,但如果仍然GDP至上,要想很快地转变中国的环境污染格局是非常困难的。”
而治理雾霾,也同样是新一届领导集体最为关注和决心最大、措施最硬的工作重点之一。
《第一财经日报》注意到,一年多来,围绕环境保护、治理大气、水和土壤污染等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提法,一系列新的举措,都来自于上上下下对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认识的深化。
十八大“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部署,将建设生态文明上升为全党的行动纲领和奋斗目标。
去年6月,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既看发展又看基础,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再也不能简单以GDP增长率来论英雄。
2013年12月9日公布的《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淡化GDP考核。针对长期存在的片面政绩观,要求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必须进行实质性的转变。
而在去年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环境保护被多次设置为重要议题。国务院部署了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审议通过《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草案)》、部署推进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甘肃省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全国五大湖区湖泊水环境治理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
201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先后第二次、第三次审议《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两高”出台司法解释降低环境污染定罪量刑标准等等。去年,环保部门移送警方立案侦查环境污染刑事案件372起,超过前10年总和。全国警方共立案侦查环境污染刑事案件700余起,已破案500余起,抓获嫌犯1200余人。
地方效率
中央高度重视,各地则开始积极部署落实。
3月1日起实施的《珠海经济特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是十八大后我国首部生态文明建设地方性法规。
该《条例》规定,未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约束性指标的,责任单位的第一责任人年度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称职等级。逐步建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施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1月7日,环保部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国务院近期也将颁布考核办法,每年对各省(区、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任务措施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未通过考核的地区,环境保护部将会同组织部门、监察部门进行通报批评,并约谈有关负责人,提出限期整改意见。
截至目前,已有25个省(区、市)制定了本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落实方案,明确具体防治措施,将任务逐一落实到市、县和有关部门,并与各设区市和省直管县(市)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这样的形势下,地方党委不能缺位。”环保部有关专家表示,党委纳入环境保护责任范畴,是基于现实的政治需要。“落实地方党委的环保责任,就是要从决策的源头入手,减少这些现象。只要‘老大’重视起来,其他人自然而然也就能重视起来。”
记者昨日从环保部了解到,从今年起,环保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考核。“中国现行的体制,你是知道的。只要动真格还是有效率的,结果就会不一样。”2日,国电清新董事长、环境商会常务副会长张开元对本报记者说。
但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别涛也提醒说,建设生态文明,不应仅仅作为政治任务来办,也不能用过于行政化的方式去推进。
别涛认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是要尊重民意,立足民生,把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优先解决民众身边突出的污染和破坏问题作为其基本内容。否则,解决不了影响和损害民众生活质量的环境问题,各类“示范”、“试点”的口号再响亮,也只是部分地方领导的政治秀,难以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和参与热情。
防治瓶颈
据《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眼下尽管各界对雾霾严重性高度重视,政府也出台多项举措治霾,但其技术上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仍有待研究。
在环保部日前召开的《清洁空气研究计划》启动会上,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承认,“底数不清、机理不明、技术不足”是制约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瓶颈之一。
国务院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加强灰霾、臭氧的形成机理、来源解析、迁移规律和监测预警等研究,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环境保护部监测司副司长朱建平对本报记者表示,环保部已明确要求2014年6月底前,北京、天津、石家庄要给出源解析的初步结果。2014年底前,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要完成源解析的初步工作。
针对个别地方急于在短期内改变空气质量状况的做法,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赵华林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治理雾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赵华林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上世纪都经历过空气污染非常严重的时期,花了四五十年才取得成效,“中国的空气质量要达到欧洲现有的水平,没有几十年是达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