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将功折罪”成都得见太阳“黑痣”

26.10.2014  10:29


网友拍摄到太阳黑子(圈内)。

      原标题: 雾霾“将功折罪”成都得见太阳“黑痣

        “十一”国庆假期刚一结束,全国多地就相继开启了“雾霾模式”,成都也未能幸免。但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雾霾天气却为太阳观测提供了便利条件。

        25日上午,有成都市民称用肉眼看到太阳表面有小黑点,直到太阳光线逐渐加强,这个黑点才消失。近日,全国各地不少网友也在网上晒出了拍摄到的“太阳黑痣”的照片。天文专家说,大家看到的其实是太阳黑子,这是太阳表面的巨大黑子群,为11年来最大,足足有地球的52倍。

        成都市民肉眼看到太阳黑子

        25日早上8点左右,刚下夜班的卿先生走到成都黄田坝英国小镇时,习惯性地抬头看了一眼天空,“怎么太阳中间有个黑点?”卿先生以为看花了眼,走了一会儿,揉了揉眼睛,“过了那么久都没散去,确实是个黑点!”心情激动的他赶紧拨打了本报热线96111。

        无独有偶,家住犀浦镇的戴先生也向本报反映,“刚刚看到太阳表面有像人的形状的黑点,用暗点的玻璃挡一下光就可以看到。

        “我是隔着贴膜的车窗看到的,就像是太阳上长了颗黑痣。”“这个黑点,既没变大,也没移动,直到太阳周围的薄雾逐渐消散,光线越来越刺眼,肉眼才无法看见黑点的。”不少成都市民打进本报热线,询问太阳产生黑点的原因。

        肉眼观测感觉不适时已造成伤害

        “这几天很多朋友都肉眼看到太阳黑子了,大家千万注意,原则上禁止用肉眼直接看太阳。”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说,即使有大雾减光的时候也是有风险的,太阳辐射对人眼的损害,对人的感觉来说有个相应时间的延迟,等你觉得不适的时候损害已经发生了。

        据他介绍,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3000℃-4500℃,因为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1000℃到2000℃,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太阳黑子通常是成群出现,平均活动周期为11年。2003年10月下旬就出现过,当时第23太阳活动周仍然相当活跃。

        四川天文爱好者协会人员说,今年10月17日,黑子开始随太阳自转而出现在太阳表面,预计28日前都适合观察。有趣的是,太阳黑子肉眼一般看不到,因此有网友调侃,“感谢雾霾,让我们看到了传说中的太阳黑子。

        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蕾 郝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