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下头条\" 环保反思

12.12.2013  12:25
核心提示:冷风过境,长三角的污染气团被驱逐,肆虐多时的“雾霾”终于可以不再把“头条”霸占。可是,“治霾只能靠吹”终归不是光彩的环保治理,“诚惶诚恐”之后不能“高枕无忧”。没有反思和改变,雾霾天气“再见不会是永远”。   冷风过境,长三角的污染气团被驱逐,肆虐多时的“雾霾”终于可以不再把“头条”霸占。可是,“治霾只能靠吹”终归不是光彩的环保治理,“诚惶诚恐”之后不能“高枕无忧”。没有反思和改变,雾霾天气“再见不会是永远”。

覆巢之下无完卵。

正值非典十周年,恐怖的灾难记忆尚在。十年过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通过媒体警告,雾霾比非典更可怕,“人不能不呼吸空气,雾霾人人受害,无法躲避”。

因为深受其害,所以感慨万千,一并造就网络世界的戏谑横飞。唏嘘间,种种吐槽似乎变成了民众习惯性阵痛后的本能反应。理解雾霾下的集体焦虑,也就足以理解央视网一篇《雾霾带来的五大意外收获》何以会遭遇舆论痛批。

古语虽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说,却不能以违逆民意、自说自话为荣。雾霾的苦头被全民领教,我们若非得从中解读出“正能量”,恐还是让公众得以切身体味雾霾之害之后,助力社会管理者“有的放矢”。网友“翻译活龙活现”说,中国没逃过污染后再治理的宿命。以前默默污染还有侥幸心理,现在发现谁都逃不过,只能改弦更张,治理污染。

媒体人刘雪松在《新京报》刊文:我们这一代人,用后代赖以生存的大自然生态代价,换取着高速发展的GDP,恰恰走的正是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每个人都会在这场雾霾中,感受到一种责任,一份教训。

没有一致的敌人,就没有一致的决心。

当下,因雾霾严重被戏称的“北京咳”,已发展到了整个国家肌体。从“雾霾锁城”到“雾霾锁国”,确实足以令各方反思唯GDP增长下带来的“健康赤字”。

“大范围雾霾应视为生态危机的预兆,也是经济成就的副产品”,财经专栏作家陈志龙不无忧虑地写道,“到了该彻底反思的时候了”,在一个物化的时代,如果只对投资和消费上瘾,只要摩天楼的“天际线”,无视百姓安居乐业的“地平线”,那都将误入歧途,十分危险。《21世纪经济报道》一句点题,“唯有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才能避免深陷竭泽而渔陷阱”。

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曾引述环保专家观点,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气候变化称为压在中国头上的三座“环境大山”,评价如今的“环境保护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民生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

十八届三中全会革命性地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更多次表态,“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这是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曙光所在。今年6月,环境污染正式入刑,这也是一种关切民瘼的国家态度的体现。

“制度的生命在于落实,实现清新呼吸也在于行动”。在雾霾渐散之际,时评作者姜泓冰用醍醐言论“乘胜追击”,“即便雾霾退去,环境保护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选择什么样的生活,就选择了什么样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