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雷锋”系列报道之三:情系湘西爱撒家乡
编者按:
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我们身边涌现出无数雷锋式的先进人物,他们继承和弘扬了雷锋精神,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努力拼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本期我们让走近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大三学生杨穗明。
杨穗明,22岁,我校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副秘书长,谈吐风趣,常戴一副黑框眼镜。这个土家族大男孩的手机里存着几百个号码,除了亲戚朋友外,绝大部分是留守儿童的联系方式,“他们都是我支教时结识的学生。”大学三年,支教两年,杨穗明说,今年暑假他还会回到家乡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偏远乡村小学支教,为留守儿童带去知识和关爱,“我是湘西走出来的大学生,帮助他们义无反顾。”
坚定执着 留守经历催生教师梦
杨穗明出生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城郊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记忆中父亲很忙,“每年呆在家里的时间不到一个月,有时候回家几天就走了,有时候几个月甚至半年都见不到他的身影。妈妈告诉我,爸爸在广东打工,为了养活一家老小,只能常年奔波在外。”那时,他对父亲有一丝埋怨,有时甚至故意赌气,疏远父亲,“现在想来,当时确实太幼稚了。”
上学后,杨穗明渐渐发现,身边和他一样的孩子很多,“有些同学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根本顾不上照顾他们。我经历过‘留守’生活,深知那种滋味。和其他儿童相比,我们更加敏感,对父母的心里依赖更强。”而老师则是驱散留守儿童心中阴霾的“心灵工程师”,在老师的引导教育下,留守儿童努力学习,不少考上大学,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从那时起,当一名人民教师就成了杨穗明最大的梦想。为了实现梦想,他开始了一系列“计划”。首先便是努力学习知识,因为老师说过,只有勤奋刻苦学习,将来才能考上大学,才能成为教师;其次便是竞选班干部,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够站上三尺讲台,为学生们授业解惑。经过初中三年、高中三年的努力,杨穗明终于考上了西华师范大学。
“拿到通知书那天,我特别兴奋。”考上大学后,杨穗明半点不敢放松,“要当一名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课堂上,杨穗明认真听讲,做笔记,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闲暇时常常温习课本,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不过,他并不一味啃书本,“除了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师范技能。”为了锻炼自己的师范技能,他自愿参加了学校以及学院的义务支教,不断总结和提高。
杨穗明说,走出湘西后,他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很多城市发达程度远远超过湘西,这更加坚定了他的教师梦想,“湘西相对落后,那里的孩子们需要知识渴望知识,需要教师的引导。”
播撒爱心 义务支教帮助留守儿童
进入大学后,杨穗明不仅学习上丝毫不放松,还积极参加学生组织,加入了学校大学生社团联合会。一天,同学在QQ群中的一条宣传吸引了杨穗明。那是一条会员招募宣传,招募方正是湘西大学生联合会。湘西大学生联合会建立于2009年,是以返乡大学生为主体的公益团队。“会员都是湘西籍大学生,暑假支教寒假回访,帮助生活在山区的贫困留守儿童。”杨穗明当即报名参加。
2013年7月,杨穗明回到老家参加活动。“联合会根据我的性格特点,将我分配到外联部,担任副部长,主要负责留守儿童梦想收集、各方协调、联系赞助商等工作。”杨穗明说,他收集梦想的第一站是距离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区一个小时车程外的排吼乡,那里大部分儿童生活在留守家庭,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
“我们给每位小朋友发了一张白纸,写上自己的梦想。”其中一位小朋友引起了杨穗明的注意,这个小朋友留着光头,年龄很小,他在白纸上画起了画,“画中三个人手牵手,站在小河边,河边有一棵树。”小朋友画完后告诉杨穗明,他的梦想就是能够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当我们整日为父母的唠叨心烦时,留守儿童却最最渴望父母的陪伴。”杨穗明心中百感交集。
“湘西和其他地方相比,仍然比较落后。”杨穗明发现,除了留守儿童需要关注和呵护外,不少农村小学也需要帮助,“有的学校连图书室都没有;有的学校地处干旱地带,缺水严重,老师同学用水只能到很远的地方去担;有的学校缺乏体育设施,体育课开展起来比较困难。”杨穗明和同行的人一起,将这些梦想一一收集起来。
收到梦想后,杨穗明和其他人一起,找到相关部门协调解决贫困学校、留守儿童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为了更好地帮助这些学校和学生,他们联系了多家爱心商家,商家们纷纷慷慨解囊,为贫困学校和学生送去爱心。学校缺图书室,商家就买书送去;学校缺水,相关部门就协调打了一口水井;学生希望有一套新衣服,商家立即购买并送到他们手中……
“有些小朋友接到爱心包裹后,高兴得一晚上睡不着觉。在他们看来,一本书、一件衣服、一套乒乓球拍,甚至一只造型独特的笔,都是无比宝贵的礼物。这些礼物,代表着关心和温暖,而这正是留守儿童们缺乏的。”这次活动更加坚定了杨穗明的决心,他号召更多的湘西籍大学生加入联合会,帮助留守儿童。
2014年暑假,杨穗明带领10多名大学生走进吉首市己略乡支教,为那里的留守儿童带去欢声笑语。由于他的出色表现,湘西大学生联合会对他委以重任,让他担任副主席,“身上的担子更重了,除了组织开展支教活动,协调联系各方关系外,还要负责新会员的招募,壮大队伍。”
情系家乡 毕业后愿回湘西执教
“公益支教这条路还很长。”支教过程中,一名叫龙章宇的小男孩,让杨穗明印象深刻。
龙章宇是当地农民家的孩子,从小父母就外出打工。一天中午,我发现三个小朋友在校门口玩,走上前去问到:“怎么还不回家吃饭?”大家都不吭声,过了好一会,一个毫无底气的声音响起,“天天在家里吃肉,吃腻了。”
说话的正是龙章宇,杨穗明把其中一个小女生叫到一边询问,发现龙章宇竟然在说谎。龙章宇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忙于农务,常常忘了吃早饭和午饭,龙章宇自然也没有午饭吃,更别提吃肉了。回想起小章宇的话,杨穗明没有一点点被欺骗的愤怒,而是觉得阵阵心痛,一个三四年级的小学生,正是在自己长身体的时候,也正是嘴馋的时候,却因留守儿童所特有的自尊和敏感,说了一个可爱又可怜的谎言。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当勤俭节约。当我们倒掉饭菜时,在另一个地方,一群弟弟妹妹还没有饭吃;当我们一时冲动买下奢侈品时,他们连零食都是奢望。这不仅需要大学生反思,更值得教育部门及政府其他部门提高重视!”杨穗明说,帮助留守儿童需要更多人的支持,他希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这个队伍,同时也希望社会爱心人士的加入。
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杨穗明安排得满满当当——大三下学期,进一步夯实物理专业课基础,为将来登上讲台做好充分的准备;大三结束后的暑假,继续回老家支教;大四上学期,回老家学校进行教育实习;如果顺利的话,大学毕业后在老家当一名教师。“如果能够有幸成为一名教师,我会尽心尽力教书育人。”杨穗明希望,将来在他的影响下,能够有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回到老家,支援老家。
责任编辑: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