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雪雪”放归自然 成为我国放归的第四只人工繁育大熊猫

14.10.2014  17:55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日报记者 游飞 王成栋 摄影游飞)“出来了,出来了”随着人群中轻声的欢呼,10月14日上午11时左右,大熊猫“雪雪”经过了在笼中长达20多分钟的徘徊后,一头钻进石棉栗子坪自然保护区的密林深处,正式开始了她在野外独立的大自然生活。当天上午,由国家林业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大熊猫“雪雪”放归自然活动在石棉栗子坪自然保护区举行。上午10时40分,放归活动正式开始,为了给“雪雪”营造一个良好的野外环境,当天参与拍摄的媒体记者全部身着仿自然环境的丛林伪装服,掩藏在丛林里进行拍摄。

当运载“雪雪”的笼子开启后,“雪雪”似乎有些害羞,在仔细观察了两三分钟后,才试探着走出笼子,可刚出笼子,似乎对外面的环境不太适应,马上又返回笼中,不愿再出来,并不时发出低声的嗷叫。身着大熊猫伪装服的工作人员只好反复耐心地对“雪雪”进行引导。经过工作人员20多分钟的努力,“雪雪”才终于再次从笼中走出,经过短暂的观察,“雪雪”径直朝密林深处走去,放归活动圆满成功。

大熊猫“雪雪”是继大熊猫“祥祥”、“淘淘”和“张想”之后,我国放归的第四只人工繁育的大熊猫。“雪雪”2012年8月15日出生于卧龙核桃坪野化培训圈舍内,雌性,体重55.8公斤。经过两年的野化培训,目前“雪雪”身体及行为发育状况良好,具备独立采食、寻找水源、躲避或逃离对自身有危险的天敌和人等基本野外生存能力。经过专家论证,一致认为“雪雪”可以放归野外。经过捕捉、体检等前期准备工作,10月13日,“雪雪”由出生地卧龙运抵放归地,10月14日正式放归。

针对大熊猫小种群遗传衰退的威胁,2003年,国家林业局正式启动了圈养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项目,并于2006年4月首次将经过野化培训的人工繁育大熊猫“祥祥”在卧龙自然保护区放归野外。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2010年又启动了二期野化培训项目,并于2012年10月和2013年11月分别将“淘淘”和“张想”放归野外。从目前监测情况看,“淘淘”和“张想”基本适应了野外环境。大熊猫“雪雪”的放归,将进一步促进小相岭山系大熊猫野外小种群的复壮。

此次活动中,由国家林业局批准的“大熊猫野化培训放归基地”在栗子坪自然保护区正式挂牌。根据国家林业局部署,今年11月中下旬,还将放归另一只经野化培训的大熊猫“新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