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清明祭:不一样的慎终追远
中新网拉萨4月5日电 (记者 唐朝杨)4月5日,清明节,拉萨烈士陵园。“雪域”初春的暖阳将墓碑上红色的碑文照映得格外醒目。
陵园内人流如织,一队军人在烈士纪念碑前默哀缅怀,小学生们扛着扫帚四处打扫,几位市民将黄色菊花献在了一座墓碑前。
在更远处,周正玲一家正在打扫一处墓地,墓中长眠的是其父亲周学仕。
碑文显示,周学仕为四川省南部县人,生于1918年,曾参加过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1950年随十八军入藏,1984年病故。
和周正玲一同前来扫墓的有其兄妹、子女以及其母亲,也就是周学仕的夫人——一位藏族阿妈。
阿妈一边用毛巾擦拭着墓碑,口中一边念念有词,几位后辈则在一旁锄野草、放贡品,一条洁白的哈达飘在坟头之上。
所有东西都准备齐全后,一家人按照父亲家乡的习俗,点起了鞭炮,烧起了纸钱,几位孙辈还在坟前作揖行礼。
祭奠本该就此结束,然而接下来,一家人却在坟前摆上了牦牛肉干、糖果、酥油茶、大饼等,随后便围坐在一起,就着春光和美食开始畅聊起来。
一场本应显得庄严肃穆的祭奠仪式似乎一下子演变成了一次春游野餐。然而周正玲道出了其中的缘由。
“我们是想陪父亲一起吃顿饭,每年都会这样,带上丰盛的食物,是想让父亲知道,家里现在生活很好,让他能放心,大家一起聊天,则是为了给父亲解解闷。”周正玲说。
这不只是周正玲一家的习惯,在整个烈士陵园,四处都能看见烈士家属在墓地前席地而坐,他们吃着美事,有说有笑。
然而已经54岁的青海人陶海明却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坐在地上,看着他父亲的墓碑。
1960年,当陶海明出生才5个月时,他当兵的父亲陶应禛在西藏遭遇土匪不幸牺牲,随后,母亲改嫁,奶奶一个人将他抚养长大。
1982年,22岁的陶海明拿着父亲的烈士证明一个人来到了西藏,并成功找到了父亲的墓地。此后每隔几年,他都会来陵园看望父亲,“年轻的时候只是想尽个孝道,现在老了再来看看,却突然觉得有点难过。”
陶海明告诉记者,他从早上八点多便过来了,打算一直坐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才回去,而明天,他就将搭上回西宁的火车。
“一两年才能来一次,所以想多坐会儿,多陪陪他,明年可能我妻子和孩子也会来。”陶海明说。
当记者和陶海明聊天时,廖元娥走了过来,她希望我们能帮她给旁边的一块墓碑拍一张照。
原来,廖元娥此行是专程来寻她叔叔的墓地的,找了一天终于找到,于是便想拍张照片带回去给家里人。
“我家是湖北的,以前来西藏根本不可能,现在铁路、飞机都方便了,于是便决定过来找一下。”廖元娥说。
廖元娥和陶海明的亲人无疑都是幸运的,他们的墓碑都刻有姓名,如今也有家人前来探望,而在拉萨烈士陵园里,却葬有400多名无名烈士。
陶海明每年都会多准备一些贡品摆放在那些无名烈士碑前,一些驻藏部队以及拉萨市民也会在清明节前来义务打理这些墓地,而管理方也会定期对墓地进行修缮、维护。(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