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区委书记:让雨城步入法治“新常态”
雨城区法院深入企业开展法律服务
上里镇庙圷村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现场
中新四川网1月8日电 (刘刚)“当前,雨城区正处于打灾后恢复重建“硬仗”和补经济社会发展“欠账”关键时期,各种矛盾风险挑战互相胶着,此刻的我们比任何时候更需要法治。”8日,雅安市雨城区委书记衡彤表示。
衡彤认为,法治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共同规律,法治先行,必然步步先行;法治天下,必然昌盛久安。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最基本方略就是“依法治国”,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省市相继出台依法治省、治市纲领文件,为法治雨城建设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依法执政,让“拍脑袋决策”成为过去式
法谚有云:“权力失范往往导致决策狂欢”,一个违法、错误决策不仅损害公共利益,更会侵害公众合法权益,影响社会稳定。因此,依法执政首要任务必须是规范决策行为,可以说,没有决策法治化,依法执政就是海市蜃楼般空想。我们要始终把推行“决策法治化”作为基本的执政方式,坚持以党代会常任制试点为契机,探索搭建“1+X”党代会常任制基本框架,创新开展党代会年会制、区委委员结构制、区党代表直选等工作,科学理顺党代会、全委会和常委会职权划分及相互关系。建立健全区委常委会、区委编委会、区四家班子联席会等议事规则,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凡是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要事、难事,必须要围绕法定规则和程序来解决处理,决不能以决策者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杜绝任何形式的“拍脑袋决策”。特别是在灾后重建中,要牢牢践行“1+11”规划齐头并进、专家咨询团队“一个漏斗”、区规委会依法决策的三级联动机制,确保规划执行的严肃性、连续性和不走样,坚决防止出现“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打造法治政府,晒权力、限权力
窗体顶端
当前,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问题依然突出,各级部门要敢于“晒权”,尽快公布权责清单,规范建立“一目、一厅、两平台”公开系统(行政权力目录、电子政务大厅、行政权力运行平台和监察平台),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切实做到“清单之外无权力,法无授权不可为”。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努力营造“事项最少、环节最简、时限最短、服务最优”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加快规范执法行为,推进综合执法,下沉执法重心,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切实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不执法、乱执法等问题。健全规范性文件出台和退出机制,凡是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要在第一时间在政府门户网站上予以全文刊登,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凡是超出服役期限的“红头文件”,要及时规范、清退,确保规范性文件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今年以来,雨城区各行政执法部门对全区各项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项目进行了彻底清理,共转为服务事项的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13项,取消服务事项6项;开辟灾后重建审批“快车道”,高效办理灾后重建审批事项77件,受理办结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近53万件,实现了按时办结率、现场办结率、群众满意率三个“100%”。全区2955项行政权力事项(除行政审批事项外)逐一项录入“四川省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平台”。
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任何一个冤假错案,对司法人员可能是百分之一,但对当事人就是百分之百,甚至可能导致家破人亡。我们要围绕“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为重点,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确保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整合执法力量,推动办案“同频共振”,健全“两法衔接”联席会制度,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加快实现由“单一式”作战转向“全方位”作战。着力推进审判公开,除法律规定不宜公开的以外,实现全面公开审判。大力推进检务公开,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诉、不予提起抗诉决定书等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制度。落实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不断提高人民陪审员参与案件审判、执行的比例。积极推进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检察院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法律援助接待受理中心等窗口建设,深入开展巡回审判工作,依据群众实际需要,流动办案场所,主动将庭审搬入企业、山村、医院,不断践行司法为民服务理念。
普法宣教,全民“知法、用法、守法”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法治的音量是否响亮,仰赖于社会中每一个对法治“确信”的回音。要以“六五”普法和“法律七进”为活动载体,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区委、区政府要率先带头,坚持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学法制度,引导全区干部群众坚持法治信仰。要不断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制教育格局,努力提高青少年群体的法律素养,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推进法治文化墙、文化公园、文化小广场等阵地建设,办好《法治雨城》第一批地方节目,推广基层“法律明白人”、“农家书屋”等普法工程,构建具有雨城特色的法治文化。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积极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促进普法宣教与道德教化“双加强、双提升”。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教育引导公民把诚实守信作为基本行为准则。
基层自治,“群众的事自己当家作主”
全面深化“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晒出村(社区)级“小微权力清单”,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基层自治行为准则,凡涉及群众利益的村(社区)级重大事项,均按党组织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大会或党员议事会审议、村(居)民会议或村(居)民代表会议决议的程序进行决策和管理。
雨城区在32个新村重建聚居点,积极探索群众参与重建工作机制,率先建立农房重建“自建委”,在相关专业部门的协助下,从规划到建设,从工程比选到监督管理,“自建委”实现了自主管理、自我服务。围绕让灾区群众“住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目标,“自建委”逐步实现向“自管委”功能转型,实现“自管委”物业管理、村民自治、产业发展、政务管理“四大功能”。
依法治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灾后重建方方面面,我们以区、部门乡镇、村(社)“三级联创”为抓手,从“法律七进”、村(居)自治、学法用法、矛盾调解、执法普法等与干部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地方切入,“一点一特色”,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去年10月,雨城区通过了“省级法治区”的创建验收,今年3月,荣获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区称号,今年9月,东城街道上坝路社区被评选为第五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目前,雨城区正在同步争创国家级、省级法治示范区,1个乡镇、3个村(社区)争创省级法治乡镇、村社示范,30余个乡镇、部门、村(社区)争创市、区示范。
“法治雨城”建设不是停留于纸面的高谈阔论,而是一条实实在在、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探索路、创新路、惠民路。我们将以创建国家级、省级法治示范区为目标,秉持法治观念、坚守法治准绳、用好法治方式,切实把依法治区各项工作统筹好、谋划好、落实好,推动形成“法治雨城”新常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