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雨坛彩龙传承人罗德书与龙舞的不解之缘

16.06.2014  18:36

   四川在线消息(张世森 何天荣 记者 丁一) 自从2008年2月从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命名罗德书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龙舞(泸州雨坛彩龙)代表性传承人”证书后,而今65岁的罗德书对泸州彩龙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不断探研,他和57岁的弟弟罗德学共同担当起了彩龙队伍的组织与培训,不断探索、追求龙舞技艺的完善、发展与创新。罗德书谈起雨坛彩龙悠久的历史和获得的诸多荣誉,记忆犹新,如数家珍,一一道来,他比普通农民显得更沉、更有魅力。

泸州雨坛彩龙代表性传承人罗德书

   荣誉只能说明过去

  罗德书、罗德学是四川泸县方洞镇(原雨坛乡)宋田村土生土长的农民,10多岁起,师从其父亲罗银锟(罗氏家族第四代彩龙传承人)学习龙舞技艺。1999年6月,他们的父亲罗银锟病故后,罗德书兄弟俩就确定为雨坛彩龙第五代传承人,担起了雨坛彩龙队伍建设、培训、演出的重担。他兄弟俩几十年如一日把方洞雨坛彩龙发扬光大。2006年6月,雨坛彩龙创始人:罗氏家族获得泸县县委县政府颁发的“特别贡献奖”殊荣。

  据泸县志记载:泸州雨坛彩龙盛行于明末清初,当时方洞镇雨坛“龙洞山”、“雨坛寺”一带就盛行耍草把龙了。明末清初,罗氏家族祖辈罗海清外出广东10年后归家,吸取学习了外地技艺,把草把龙改为布衣龙,将原有的“草把龙”改成彩龙。于是,在1894年出现了第一条雨坛彩龙。大大地丰富了龙舞的表演技艺,在罗氏家族中代代相传。每当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当地老百姓都要耍彩龙,至今延续传承100多年。

  新中国成立后,方洞镇雨坛彩龙得到极大发展,曾参加过四川省民间舞蹈比赛获殊荣,参加了北京举办的全国专业团体音乐舞蹈汇演。1985年,被国家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2006年,泸州雨坛彩龙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11月13日,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联欢会《和谐阳光、百花芬芳》”开场节目的演出联欢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亲自登台为雨坛彩龙“点睛”。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贾作光先生看过雨坛彩龙表演后,对“雨坛彩龙”十分关注,并评价说:“‘雨坛彩龙’是新世纪龙舞的一个典范。”还欣然题写了“中国泸州雨坛彩龙”八个大字。“雨坛彩龙”曾获得“东方活龙”的美誉。2000年9月,“雨坛彩龙”参加“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旅游文化节盛装”进行表演,受到文化部及34个国家、12个省、市、区表演团体及世界各大城市首脑会议市长们的赞扬和专家的好评;2000年10月,“雨坛彩龙”参加文化部在铜梁县举办的“首届中国铜梁龙灯艺术节”龙舞比赛,荣获最高奖“神龙腾飞奖”,2001年元月,“雨坛彩龙”应邀参加文化部社图司,北京市文化局主办的“第十五届北京2001年龙潭杯中华民间花卉邀请赛”,喜获“金奖”……

  不用繁多的举例,罗德书谈起雨坛彩龙在国内外、省内外、市内外参加各类赛事活动荣获诸多的荣誉时,脸上露出了欢乐的笑容,他说:“荣誉只能说明过去,彩龙发展创新还需倍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