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助推南充两地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18.08.2014  17:14

 

中国经济网成都8月14日讯(刘美佳) 8月12日至8月13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美丽国土天府行活动。本次活动围绕节约集约用地,深入走访了南充市嘉陵区和营山县。这两地都曾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却发展迅猛,经济跨越提升度较高,不得不说,如今的飞速发展与两地一直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密不可分,节地型发展成为两地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提升的重要引擎。

营山——从无到有的经济跨越

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

营山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位于嘉陵江和渠江流域之间,面积163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0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该县始终围绕“”来科学推进,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集中财力、物力,踏踏实实把真金白银放在重点改善人居环境、解决重大民生诉求、落实民生工程方面,真正把资源、资金用在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刀刃”上,让全县人民共享城镇化成果。比如,营山县因为地理位置(未靠大江大河)制约,县城饮用水源依靠一座中型水库供应。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改善城市饮用水源这一重大民生项目作为城镇化重大任务推进,拟将嘉陵江水引入到营山,不仅将有效解决当地居民饮、用水难的问题,保障老百姓的基本需求,也为全县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服务要素保障。

去年以来,诸如城市饮用水源这类民生工程在全县大面积展开,也作为该县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关键来推进。据营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明远介绍,目前在建的民生项目有城北净水厂、顺蓬营一级公路、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县人民医院、奥体中心、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着力有效提升营山人民的幸福指数。据统计,去年以来共投放民生用地2509亩,以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用地达到11628亩,分别是同期商品住宅和工业用地的2倍、9倍。这些惠及民生,事关营山长远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充分体现了营山县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保重点、保民生的安排供地原则。“我们依法收回的土地,大多都用在发展民生项目上了,”罗县长对记者说道:“营山县是人口大县,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本,在土地等资源配置上,不能简单地算经济帐,而是要算社会效益、群众利益这本民生帐。所以必须要大量供地保障民生,适度调控房地产用地,在土地投放上精打细算,真正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城市规划

去年以来,营山共整理工业用地1300亩,规划建设8平方公里第二工业集中区。营山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书记陈方斌介绍说,工业集中区规划早已把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其中,首先,只要不是重型机械企业,政府都要求修建标准化厂房,增加容积率,其次,容积率未达标的企业将被追加投资,再次,实施关停并转措施,调整产业结构,转型转产,把闲置厂房租赁给生产型企业,把闲置土地出租给小微企业经营利用。

营山县在建的四川省首条县级环城公路(简称“一环路”)将于2016年完工,道路全长16公里,双向6车道。工程概算总投资25亿,其中15亿用于征地拆迁安置还房工程。“一环路的规划建设很好地坚持了节约集约用地,从工程规划图可以看出,一环路规划范围并不大,没有多余的延伸,因为我们充分考虑到了现实需要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现实需要多少就规划建设多少,绝不浪费一寸土地。同时,征地拆迁与还房安置同步进行,资金概算上就充分考虑了要切实保障被征地群众合法权益”,县住建局党组副书记、总规划师李剑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实行竣工综合验收制度是营山为强化土地供后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建设项目依法用地和旅行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的情况作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国土部门重点检验土地用途和容积率等规划条件、宗地位置和界址、用地面积、相关税费缴纳等进行核验,无核验意见或核验不合格的,不通过竣工验收。

自力更生 从无到有

  “营山招商引资的优势确实有限,地上没有资源,地下也没有资源,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连修路的石头都是从外界拉进来的。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我们过去的招商引资力度很小,但是最近,随着“一铁四高”等交通条件改善,我们的区位劣势变成了交通优势,加上县委、政府招商引资工作思路的调整,所以目前营山在竞争当中,在经济发展和对外招商引资当中,客观条件都有改善。。。。。。。根据我们县的县情,发展产业、大力对外招商引资和搞对外开放是我们未来发展必须走的一条路。另一方面,为什么我们要修学校和医院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呢?也是为了增强我们的竞争优势!如果这个城市宜居宜业,环境优美,各方面条件也合适,外界资本就愿意到这儿来。所以在这方面就要打造我们的比较优势。”罗县长针对本网记者提出的营山对外招商引资有何优势的问题时回答道。城镇化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发展产业不仅能促进充分就业和持续税收,还能增强城市活力,推进城市发展。近年来,营山持续抓住工业、商贸服务和农业,规划建设第二工业集中区、物流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功吸引了欧尚、奥特莱斯、国美、苏宁等知名品牌入驻。

营山作为成渝南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支点,交通优势逐渐显现。随着“一铁四高”路网的形成,区位条件明显改善,为营山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营山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纳入城镇化建设当中,为其进一步改善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从而增强竞争力,吸引外来优质资本,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定的要素保障。

中国经济网成都8月14日讯(刘美佳) 8月12日至8月13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举办了为期两天的美丽国土天府行活动。本次活动围绕节约集约用地,深入走访了南充市嘉陵区和营山县。这两地都曾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却发展迅猛,经济跨越提升度较高,不得不说,如今的飞速发展与两地一直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密不可分,节地型发展成为两地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跨越提升的重要引擎。

营山——从无到有的经济跨越

城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

营山县地处四川盆地东北部,位于嘉陵江和渠江流域之间,面积1633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0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该县始终围绕“”来科学推进,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集中财力、物力,踏踏实实把真金白银放在重点改善人居环境、解决重大民生诉求、落实民生工程方面,真正把资源、资金用在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刀刃”上,让全县人民共享城镇化成果。比如,营山县因为地理位置(未靠大江大河)制约,县城饮用水源依靠一座中型水库供应。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改善城市饮用水源这一重大民生项目作为城镇化重大任务推进,拟将嘉陵江水引入到营山,不仅将有效解决当地居民饮、用水难的问题,保障老百姓的基本需求,也为全县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服务要素保障。

去年以来,诸如城市饮用水源这类民生工程在全县大面积展开,也作为该县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的关键来推进。据营山县委副书记、县长罗明远介绍,目前在建的民生项目有城北净水厂、顺蓬营一级公路、棚户区改造、保障房建设、县人民医院、奥体中心、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着力有效提升营山人民的幸福指数。据统计,去年以来共投放民生用地2509亩,以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用地达到11628亩,分别是同期商品住宅和工业用地的2倍、9倍。这些惠及民生,事关营山长远发展的重大民生工程,充分体现了营山县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保重点、保民生的安排供地原则。“我们依法收回的土地,大多都用在发展民生项目上了,”罗县长对记者说道:“营山县是人口大县,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本,在土地等资源配置上,不能简单地算经济帐,而是要算社会效益、群众利益这本民生帐。所以必须要大量供地保障民生,适度调控房地产用地,在土地投放上精打细算,真正实现土地利用效率最大化。

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城市规划

 

去年以来,营山共整理工业用地1300亩,规划建设8平方公里第二工业集中区。营山县工业集中区管委书记陈方斌介绍说,工业集中区规划早已把节约集约用地纳入其中,首先,只要不是重型机械企业,政府都要求修建标准化厂房,增加容积率,其次,容积率未达标的企业将被追加投资,再次,实施关停并转措施,调整产业结构,转型转产,把闲置厂房租赁给生产型企业,把闲置土地出租给小微企业经营利用。

营山县在建的四川省首条县级环城公路(简称“一环路”)将于2016年完工,道路全长16公里,双向6车道。工程概算总投资25亿,其中15亿用于征地拆迁安置还房工程。“一环路的规划建设很好地坚持了节约集约用地,从工程规划图可以看出,一环路规划范围并不大,没有多余的延伸,因为我们充分考虑到了现实需要与长远规划相结合。现实需要多少就规划建设多少,绝不浪费一寸土地。同时,征地拆迁与还房安置同步进行,资金概算上就充分考虑了要切实保障被征地群众合法权益”,县住建局党组副书记、总规划师李剑锋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实行竣工综合验收制度是营山为强化土地供后监管的一项重要举措。将建设项目依法用地和旅行土地出让合同、划拨决定书的情况作为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一项重要内容,有国土部门重点检验土地用途和容积率等规划条件、宗地位置和界址、用地面积、相关税费缴纳等进行核验,无核验意见或核验不合格的,不通过竣工验收。

自力更生 从无到有

  “营山招商引资的优势确实有限,地上没有资源,地下也没有资源,我们经常开玩笑说,连修路的石头都是从外界拉进来的。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我们过去的招商引资力度很小,但是最近,随着“一铁四高”等交通条件改善,我们的区位劣势变成了交通优势,加上县委、政府招商引资工作思路的调整,所以目前营山在竞争当中,在经济发展和对外招商引资当中,客观条件都有改善。。。。。。。根据我们县的县情,发展产业、大力对外招商引资和搞对外开放是我们未来发展必须走的一条路。另一方面,为什么我们要修学校和医院这些公共基础设施呢?也是为了增强我们的竞争优势!如果这个城市宜居宜业,环境优美,各方面条件也合适,外界资本就愿意到这儿来。所以在这方面就要打造我们的比较优势。”罗县长针对本网记者提出的营山对外招商引资有何优势的问题时回答道。城镇化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发展产业不仅能促进充分就业和持续税收,还能增强城市活力,推进城市发展。近年来,营山持续抓住工业、商贸服务和农业,规划建设第二工业集中区、物流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功吸引了欧尚、奥特莱斯、国美、苏宁等知名品牌入驻。

营山作为成渝南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支点,交通优势逐渐显现。随着“一铁四高”路网的形成,区位条件明显改善,为营山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营山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纳入城镇化建设当中,为其进一步改善环境,完善城市功能,从而增强竞争力,吸引外来优质资本,带动全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定的要素保障。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七)
    截至13日19时,堰塞湖水位(波罗站)2916.水利厅
省防指启动III级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四川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