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雅安教育整体质量,2012年,雅安市教育局启动了中小学(幼儿园)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目前,已批准建设市级精品课程35门,为雅安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是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雅安市教育局制定了《关于中小学(幼儿园)精品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工作内容、评价体系、奖励机制、管理办法、组织领导等,成立了以市教育局长为组长,相关科室单位为成员的精品课程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精品课程建设的组织领导。保障工作经费,每年建设市级精品课程20门,对每个获奖项目,市教育局奖励经费1万元,区(县)教育局匹配1万元。力争到2015年建成市级精品课程80门,形成体现先进教育思想理念、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传承创新兼容的雅安市中小学(园)课程体系,逐步形成适合雅安教育的学科特色和优势。
二是举办有效的项目培训。为让中小学校长、教师系统了解课程建设理论,2013年,该市举办了“建设学校特色课程,创造适合学生教育”校长论坛。先后邀请30位课程专家作专题报告,派出200余名中小学校长、教师赴上海、柳州等地学习。通过一系列专题培训,使各县区教育行政人员、中小学校长和教师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的理念、目标以及实施、路径、评价等技术要领,营造了全市重视课程、研究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的良好氛围。
三是开展生动的实践活动。市教科所围绕课程建设年,以大教育观、大课程观为指导,派出学科教研骨干人员深入20余所学校开展指导和调研,策划、组织、开展了学校阳光体育大课间现场观摩暨经验交流会、幼儿园教师自编早操比赛、中小学班主任主题班会展示等系列活动,全市近3000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参加。这些活动为中小学课程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对全市中小学开展课程建设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四是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课堂是实施课程的主阵地,该市围绕高效课堂建设,积极探索课程资源的整合,不断提高实施课程的水平。雅安中学、天全中学、名山中学等学校积极探索国家课程校本化;雨城区二中、雅安中学、雨城区四小等学校积极探索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为生本课堂建设注入了活力,取得初步成效,促进了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开发实施课程的能力。